大明锦衣卫175(1/10)
3倭国基因
一、科学逻辑与历史嫁接
1 锇-187陨石微粒的特性
星陨遗秘:量子态下的生物矿化阴谋
实验室的低温舱泛起幽幽蓝光,赵莽屏住呼吸,用纳米镊子夹起那颗直径不足微米的陨石碎屑。电子显微镜下,锇 - 187同位素特有的晶格结构在066k的超导临界温度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这是他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提取的第37颗含锇微粒,其16的极低丰度让每次分离都如同大海捞针。
\"强电场准备就绪!\"李博士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当电场强度攀升至106\\text{v\/}的瞬间,奇迹发生了——锇 - 187微粒突然挣脱镊子束缚,悬浮在真空腔中缓慢旋转,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玻色 - 爱因斯坦凝聚态特有的量子纠缠光晕在微粒表面流转,与三个月前首里城地库发现的银阙残影产生诡异共鸣。
与此同时,冲绳海域的基因农场里,森田戴着防毒面具注视着巨型培养舱。成千上万的转基因珊瑚虫在紫色培养液中舒展触须,它们经过crispr技术改造的钙化基因正在疯狂运作。每秒钟,数以亿计的锇 - 187微粒被从海水中吸附、浓缩,在珊瑚虫分泌的黏液中形成浓度高达32\\tis10{11}\\text{颗粒\/l}的悬浮液。这些原本分散的星际物质,此刻正被异化为致命的生物矿化材料。
\"第五号培养舱完成富集!\"助手的报告被机械臂的嗡鸣声打断。森田看着培养舱内壁逐渐凝结的银色薄膜,那是锇 - 187微粒与珊瑚虫碳酸钙结晶完美融合的产物。当他将薄膜取下进行超导测试时,066k的临界温度竟提升至12k——生物矿化作用不仅增强了材料的量子特性,更赋予其自我修复的诡异能力。
赵莽的量子检测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他盯着屏幕上的波动曲线,那些在强电场中悬浮的锇 - 187微粒,此刻正与千里之外的某个量子源产生超距纠缠。调取卫星影像的瞬间,冲绳海域的基因农场在红外热像仪中显现出异常的冷斑,与锇 - 187凝聚态的温度特征完全吻合。
\"他们在制造活体量子材料!\"赵莽抓起实验日志,翻到关于银阙的记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