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198(3/13)
内的bite样本发生量子霍尔态突变,而这种现象,竟与舰体钢板的异变呈现出惊人的同步性。
赵莽握紧手中的改良戚家刀,刀身的17°弧度在电磁脉冲中微微震颤。他想起古籍中\"银网锁天,雷动星移\"的记载,意识到眼前的电网绝非普通的防御装置。当电磁脉冲频率达到峰值时,他看到敌舰的钢板开始重构,原本规则的晶格结构逐渐扭曲,形成类似克莱因瓶的拓扑形态。
在\"苍狼号\"的舰体内,船员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他们手中的武器突然变得如同橡皮泥般柔软,金属制的舱门扭曲成麻花状。更恐怖的是,有人的皮肤开始浮现出诡异的蓝色纹路,与舰体钢板上的拓扑图案如出一辙。
\"启动应急冷却系统!\"山本声嘶力竭地喊道。但他很快发现,低温不仅无法阻止晶格重构,反而加速了拓扑相变的进程。量子计算机的模拟结果显示,舰体材料正在向一种未知的量子态转变,而这种状态,在人类已知的物理体系中从未出现过。
赵莽的旗舰上,陈砚盯着量子探测器,声音充满敬畏:\"教授,这不是简单的电磁攻击,电网产生的脉冲正在改写物质的拓扑属性!\"她调出对比图像,明代古籍中记载的\"周天星斗阵\"与眼前的电网收缩轨迹完全重合,而那些看似玄奥的阵法描述,竟精确对应着量子霍尔效应的数学模型。
当电网收缩到极致,敌舰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轰鸣。赵莽亲眼看到\"苍狼号\"的舰体在电磁脉冲中解体,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爆炸,而是像被拆解的乐高积木般,以量子态的形式重新排列组合。最后,整个战舰化作一团散发着蓝光的拓扑结构,悬浮在海面之上,宛如一件来自高维空间的艺术品。
战斗结束后,科研团队在战场废墟中收集到的舰体残骸,让所有人大为震惊。那些经过拓扑相变的钢板,表面呈现出分形几何的美感,其内部晶格结构的排列方式,完全违背了现有的物理定律。更令人深思的是,检测发现这些材料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仿佛是被压缩进三维空间的高维能量。
赵莽抚摸着手中的戚家刀,刀身因为吸收了电磁脉冲而变得异常温润。他知道,这场战斗揭示的不仅是古代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更是人类对物质本质的全新认知。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