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01(7/13)
到,刻痕表面泛着诡异的幽蓝光泽,在烛光下流转如星河。
三日后,钦天监观星台。白发苍苍的监正将显微镜推到徐明远面前:\"徐大人请看,这刻痕边缘的微观结构\"画面中,原本平滑的刻痕边缘竟布满纳米级的凸起,每个凸起都呈规则的六边形,如同蜂巢般精密排列。\"我们用新制的测微仪测算,这些刻痕的曲率半径,竟达到了3纳米。\"
徐明远猛地站起,撞翻了案上的茶盏。3纳米!这等精度莫说是大明,就算是传闻中巧夺天工的墨家机关术也难以企及。更诡异的是,这些刻痕的材质检测结果显示,表面竟覆盖着一层特殊的碳质涂层,其致密程度远超寻常石墨。
\"徐大人,您再看这个。\"监正递来一卷泛黄的《天工开物》残页,\"宋应星曾记载,工部秘库藏有"玄铁刻针",能在金石上刻出"细若游丝,千年不蚀"的纹路。但据考证,那不过是匠人夸大之词。\"
深夜,徐明远带着刻痕样本潜入工部密室。当他将样本放在火上炙烤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碳质涂层在高温下竟散发出奇异的萤蓝色火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这根本不是寻常碳材料该有的反应!
正当徐明远陷入困惑时,密室角落的暗格突然发出异响。他循声望去,只见暗格中躺着一个檀木匣,匣内赫然是一支造型奇特的刻针。针身乌黑如墨,顶端呈圆锥状,在烛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当他将刻针置于显微镜下时,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针尖的曲率半径,竟与钱范刻痕完全吻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刻针表面同样覆盖着那层神秘的碳质涂层。徐明远颤抖着取出刻针,却在针尾发现了一行细小的篆字:\"万历二十六年制\"。
这个发现让徐明远陷入了更深的谜团。如果这枚刻针真的铸造于万历二十六年,为何会拥有远超时代的技术?他带着刻针和钱范再次来到钦天监,却得知一个更诡异的消息:碳14测定显示,钱范的年代确实是1598年前后,但刻痕中的碳质涂层,其同位素比例却与现代已知的任何碳材料都不匹配。
就在徐明远准备深入调查时,工部突然发生大火。他冒死冲进火场,却发现存放刻针和钱范的密室已化为灰烬。只在废墟中,他捡到了半枚刻有螺旋纹路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