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02(6/12)
金保险柜整齐排列,表面量子条纹在低温蓝光中流转,与沉船齿轮组完美契合。
随着齿轮组嵌入锁孔,整座银库亮起幽蓝的超导光。保险柜内,泛黄的账本与量子存储芯片交叠,记录着明代海上贸易的惊人秘密——原来郑和船队早已掌握低温合金冶炼技术,月港银库更是融合了量子加密与潮汐能存储的古代黑科技。
这个跨越四百年的量子谜题终于解开,而那些闪耀着超导蓝光的钛合金保险柜,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为现代科技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叶昭站在银库中央,看着古老与现代在量子世界里交汇,深知这趟海底探秘,揭开的不仅是明代的宝藏,更是人类智慧跨越时空的共鸣。
3 时空坐标的解算技术
量子密图
在南京紫金山脚下的量子计算实验室里,年轻的研究员陆川紧盯着屏幕,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面前摆放着一块神秘的青铜残片,上面布满了难以辨识的刻痕,这些刻痕看似杂乱无章,却仿佛蕴含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陆川所在的团队承接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利用量子层析技术解析这些古老刻痕中的信息。他将残片小心翼翼地放置在量子探测器中,启动了先进的压缩感知算法。随着计算机的飞速运转,刻痕的密度矩阵\\rho逐渐在屏幕上显现。
经过漫长的等待,结果终于出来了。保真度f = 099,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数值,意味着他们获取的信息极为准确。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从密度矩阵中解析出的三维坐标——(11000\\circ n, 110000\\circ e, -11)。
这个坐标指向的地方,是南海的一片海域。陆川和团队成员们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兴奋与疑惑。他们立刻将这个发现上报,很快,一支联合科考队组建完毕,向着神秘坐标进发。
在波涛汹涌的南海之上,科考船缓缓驶向目标位置。当到达指定坐标后,水下探测设备被放入海中。随着探测器的下潜,海底的景象逐渐清晰。在水下11米处,一座古老的建筑遗迹呈现在众人眼前。
这座遗迹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仓库,用特殊的石材建造,历经岁月的侵蚀依然坚固。陆川和潜水员们小心翼翼地潜入水中,进入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