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11(4/14)
验室的阵列产生共鸣。整个钱塘江面开始沸腾,海水在异常的引潮力作用下形成数十米高的水墙,随时可能吞噬沿岸的城市。
陈默和林雨薇带领团队紧急赶到现场。他们利用古代天文数据与现代量子计算技术,构建了一个反向电磁场,试图抵消\"天枢会\"的干扰。在激烈的能量对抗中,陈默对着麦克斯韦方程的全息投影大声喊道:\"电磁感应是双向的!我们可以用他们的方法反击!\"
经过惊心动魄的较量,他们成功破解了\"天枢会\"的电磁脉冲调制算法。当反向电磁脉冲发射的瞬间,钱塘江上的水墙轰然倒塌,海面逐渐恢复平静。而\"天枢会\"的电磁阵列,也在能量反噬中化为灰烬。
事后,陈默和林雨薇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崇祯历书》中隐藏的引潮力数据,不仅是天文观测记录,更是古代科学家们留下的密码。这些密码与现代电磁学、量子力学产生了奇妙的共鸣,暗示着人类文明在不同时代的智慧传承。
站在钱塘江边,看着重新恢复平静的江面,陈默若有所思地说:\"或许,古人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他们留下的不仅是数据,更是对后人的警示——当科技与自然的力量失衡,灾难就会降临。\"而那组神秘的11thz电磁脉冲、11kj能量,以及改变潮汐的\\delta f = 11\\tis10{11}\\text{n},也成为了人类探索科学与自然边界的永恒谜题。
2 潮汐逆流的时空干涉
银阙重光
2025年,南海某座无名岛屿的海底探测现场,声呐屏幕突然炸开刺目的波纹。潜水员老李的惊呼从对讲机里传来:\"队长!东南方位三百米处有有东西在动!\"考古队队长林昭握紧操纵杆,深潜器的探照灯划破幽蓝的海水,照亮了令人窒息的一幕——本该沉睡在海底的铌钛合金舱体正缓缓上浮,表面流动的银白色光泽,竟与明代古籍《地窟铸魔》里记载的\"银阙\"如出一辙。
\"立即启动磁场检测!\"林昭话音未落,仪表盘的警报声已震耳欲聋。舱体周围的磁场强度正以骇人的速度攀升,当数值突破11t的瞬间,舱体表面突然迸发出孔雀蓝的电弧,将方圆百米的海水染成梦幻的极光。这与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