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12(1/12)
e 跨时空伏笔
1)问题钱币
1 金属氢晶片的超导特性
木星秘晶
2025年,上海量子材料研究所的实验室里警报大作,研究员沈星河盯着高压舱内的监测数据,手背上青筋暴起。当压力值突破33\\tis10{11}\\text{pa}的瞬间,原本漆黑的腔体突然迸发出幽蓝的光芒——这是人类首次在实验室环境下,成功模拟出木星内核压力,更令人震撼的是,舱内竟生成了传说中的金属氢晶片。
\"超导临界温度1603k!\"助手林夏的声音带着哭腔,\"这个数值和万历三十一年完全吻合!\"全息投影中,t_c=1603\\text{k}的字样与明代古籍扫描件重叠,泛黄纸页上记载着万历三十一年钦天监的异常记录:\"夜观天象,木星有异光,其色如蓝,逾月乃散。\"
消息如同惊雷,瞬间引爆全球科研界。更诡异的是,当研究团队将金属氢晶片接入电路,其产生的量子隧穿效应竟与《天工开物》残卷中记载的\"玄铁秘术\"不谋而合。沈星河在古籍数据库中疯狂检索,终于在皇家密档里找到蛛丝马迹:万历年间,朝廷曾秘密组建\"观星司\",专门研究天象异变与材料锻造的关联。
与此同时,某跨国能源集团早已暗中盯上了这项研究。他们坚信,掌握金属氢晶片的量产技术,就能垄断未来能源市场。当武装人员突袭实验室时,沈星河抱着装有晶片的液氮罐跳窗而逃,林夏则将关键数据上传至量子加密云端。
逃亡途中,两人在黄山脚下的古村落里发现了观星司旧址。密室中的青铜玉简刻满星图,其中一幅描绘着木星与地球的连线,标注着\"三万三千万丈压,一十六度零三寒\"的字样。经换算,这组数字恰好对应金属氢的生成压力与临界温度。更惊人的是,玉简夹层里的丝绢上,用朱砂绘制着金属氢晶片的微观结构图。
最终决战在西藏的一处废弃粒子加速器基地。能源集团的首领带着粒子对撞机,企图强行破解金属氢的生成密码。沈星河将从旧址获取的古代星图导入控制系统,当加速器的压力达到33\\tis10{11}\\text{pa},温度降至1603\\text{k}的瞬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