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29(11/17)
的认知。
而在地球的另一侧,某个神秘组织的成员正在销毁最后一份相关研究资料。他们的袖章上,印着与旅行者号发射日志中相同的加密符号。这场跨越星际的谜题追逐,才刚刚拉开序幕。
2 深空探测器残骸假说
深空探测器残骸假说:微型虫洞编织的时空谜题
2135年,火星背面的厄瑞玻斯峡谷深处,中国\"天问七号\"探测器的机械臂正小心翼翼地采集着一块泛着金属光泽的黑色岩石。当样本被送入分析舱的瞬间,整个探测器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岩石中检测到的锇-187同位素比值,出现了偏离地球标准值42σ的异常。而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这些衰变产物的特征,竟与三十年前失踪的\"旅行者x号\"探测器的材料档案高度吻合。
一、量子深渊里的时空裂缝
在地球的量子物理实验室中,首席科学家林昭正盯着全息投影上不断闪烁的数据。她的团队刚刚完成了一项突破性实验:通过将粒子加速器的能量提升至1032j\/3,他们首次在可控环境下制造出了直径约101的微型虫洞。这些存在时间仅102秒的时空裂缝,如同宇宙的呼吸,在诞生的瞬间又迅速湮灭。
\"根据计算,当微型虫洞出现时,周围的时空曲率会发生剧烈波动。\"林昭在学术会议上展示着模拟画面,\"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任何靠近的微小物质都可能被涟漪卷入其中。\"而对于在宇宙中漂泊的深空探测器来说,脱落的纳米级碎片就是最脆弱的\"石子\"。
二、探测器碎片的量子漂流
2098年发射的\"旅行者x号\",原本肩负着探索柯伊伯带的使命。但在距离地球120亿公里处,它突然失去了联系。当时的调查报告将原因归咎于陨石撞击,然而现在看来,真相可能更加离奇。
\"这些纳米碎片可能在微型虫洞出现的瞬间被捕获。\"林昭的助手调出模拟数据,\"在虫洞内部,时间反演对称性会发生破缺。原本稳定的锇-187原子核,会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经历异常衰变。\"这种衰变并非随机,而是在时空扭曲的作用下,形成独特的同位素\"指纹\"——就像被宇宙亲手烙下的印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