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32(1/10)
2 蛋白石银模的基因契约
在古老的炼金术传说中,汞齐法是一项神秘而强大的技艺,被视为通往财富与不朽的关键。这种方法利用汞独特的性质,能溶解多种金属,与金、银等贵金属形成汞齐,从而实现从矿石中提取和提纯金属的目的。在那个科学尚未完全启蒙的时代,炼金术士们在幽暗的密室里,怀揣着对未知的敬畏与贪婪,日夜守望着炼金釜,期待着点石成金的奇迹。
时光流转至19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冶金工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贝塞麦转炉炼钢法的诞生,标志着人类首次实现了液态钢的大规模生产,开启了钢铁时代的大门。这一创新技术看似与古老的汞齐法毫无关联,但深入探究后会发现,二者之间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贝塞麦转炉炼钢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向铁水中吹入空气,利用氧气将铁水中的杂质,如碳、硅、锰等氧化去除,从而得到纯净的钢水。这一过程中,杂质被氧化后形成炉渣与钢水分离,与汞齐法中汞溶解金属杂质,再通过加热蒸发汞来提纯金属的逻辑如出一辙。可以说,贝塞麦转炉炼钢法正是在汞齐法的基础上,借助工业革命的技术力量,实现了从手工炼金到大规模工业化炼钢的飞跃。
在一次对古代遗迹的考古发掘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炼金釜。这个炼金釜造型古朴,表面刻满了奇异的符号和图案,显然来自遥远的过去。经过初步检测,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炼金釜的材质中竟检测出了磷铁共晶组织。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磷铁共晶组织正是贝塞麦法因酸性炉衬无法脱磷导致的特征性残留。这意味着,这个看似普通的炼金釜,极有可能是跨越时代的冶金装置,见证了从古代炼金术到现代冶金工业的漫长演进。
为了揭开炼金釜背后的秘密,研究团队邀请了历史学者、冶金专家和材料科学家共同参与研究。他们通过对炼金釜上的符号进行解读,发现这些符号记录了一种古老的汞齐法炼金配方。根据配方记载,炼金术士们将含金的矿石与汞混合,在炼金釜中加热搅拌,使金与汞形成汞齐,然后通过过滤和加热蒸发汞,最终得到纯度极高的黄金。这一过程虽然原始,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化学原理,与现代冶金技术的基本思路一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