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34(4/12)
量波动恰好匹配1580年地球的地磁场参数——这意味着,怀表不仅能制造时间褶皱,更能精准锚定五百年前的时空坐标。
但实验很快失控。当怀表经历第11次模拟交易,整个实验室的时空场开始剧烈震荡。墙壁上的挂历日期在1580年与2024年间疯狂切换,而怀表表盘内侧的海怪图腾,此刻竟在玻璃下缓缓游动。林深望着疯狂跳动的监测数据,终于读懂铭文的真正含义:这枚怀表根本不是计时工具,而是用齿轮与发条构建的时空锚点,11齿擒纵轮与特定劲度系数的弹簧,正是启动时空跳跃的密钥。
在时间褶皱即将吞噬实验室的最后一刻,沈砚果断将怀表浸入液氮。低温暂时冻结了齿轮的转动,但表盘内残留的幽蓝光芒仍在闪烁。他们知道,这个来自1580年的机械装置,早已超越了人类对钟表的认知——那些精密咬合的齿轮,实则是撬动时空的杠杆,而每次交易触发的158秒时间褶皱,或许只是更大阴谋的冰山一角。0
2 磁单极子同步
磁痕共振:怀表齿轮间的量子契约
在阿姆斯特丹运河博物馆的防震展柜里,那枚葡萄牙怀表的表盖突然渗出细密的水珠——不是凝结的水汽,而是某种液态金属在磁场作用下的诡异析出。当研究团队将其置于11t的强磁场中,怀表内部的钕磁铁(nd_2fe_{14}b)竟开始自发旋转,释放出理论上只存在于宇宙初期的虚磁单极子。
\"通量量子匹配!\"物理学家顾沉的声音在真空舱内回荡。监测仪显示,磁单极子产生的通量量子\\phi_0=h\/2e,与东印度公司账簿上氧化石墨烯墨水的朗道能级形成完美共振。公式\\delta e=\\frac{e\\phi_0}{h}\\cdot\\frac{v_f}{2\\pi r}=11v在全息屏上炸开,怀表半径r、石墨烯费米速度v_f与神秘的11v能量差,构成了跨越四百年的量子桥梁。
更惊人的现象接踵而至。当怀表的磁单极子与账簿的石墨烯墨水产生纠缠,展柜内的空气开始扭曲,形成微型的克莱因瓶结构。博物馆的监控录像记录下诡异画面:怀表指针在正常转动的同时,竟在时空中留下重影,而账簿上隐形墨水书写的数字,正在磁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