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35(1/13)
2 蛋白石银模的基因契约
第一章 crispr冷冻舱的时空编码
1 航海家基因的量子纠缠态
血脉星图:基因链上的量子航路
在鹿特丹基因实验室的无菌舱内,培养皿中的细胞样本突然泛起幽蓝荧光。生物学家叶宁盯着显微镜,呼吸停滞——17世纪荷兰航海家的基因链上,端粒序列ttaggg_{11}的重复段竟呈现出非经典的量子叠加态。当crispr-cas9系统完成最后一次编辑,这些被改造的基因片段,正以人类未知的方式,将遗传信息编码成量子比特。
\"是量子纠缠态!\"理论物理学家陆川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全息屏上,公式\\psi\\rangle = \\alpha0\\rangle + \\beta1\\rangle疯狂演算,显示每个基因片段都承载着叠加的双重信息:0\\rangle对应着大航海时代的惊涛骇浪、香料贸易的记忆烙印;而1\\rangle中,则封存着跨越星系的贸易契约条款。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睡的航海家血脉,此刻化作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量子信标。
随着研究深入,更惊人的现象接连出现。当将不同航海家族的基因样本置于同一磁场,样本间突然产生诡异的量子纠缠。某艘沉船骸骨提取的基因,竟与现代量子卫星的加密密钥产生共振。叶宁在数据库中检索到,这些基因携带者的家族纹章上,都刻着与东印度公司账簿相同的几何符号——那些看似装饰性的图腾,实则是量子信息的载体。
但实验很快失控。当试图解析基因中编码的星际贸易契约,培养舱内的细胞开始不受控地增殖,形成克莱因瓶形状的生物结构。量子纠缠监测仪显示,这些基因正与半人马座方向的深空产生非局域连接,而实验室的时空场,因基因携带的量子信息过载开始扭曲。更可怕的是,被激活的基因记忆如潮水般反噬,17世纪海战的场景在现实中投影,甲板碎裂声与现代警报交织成恐怖的交响曲。
\"他们早就埋下了文明跃迁的种子。\"陆川将基因数据与怀表、账簿的量子特征交叉比对,发现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真相:17世纪的航海家们,或许早已通过某种方式接触到高等文明。他们改造自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