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48(5/10)
。苏晚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西夏文手稿中,记载着\"以天枢为引,借星轨之力\"的诡异描述。结合现代天文学计算,这些管道的朝向竟与猎户座腰带三星的连线精确重合。
第四章 禁忌的真相
随着研究深入,团队成员开始出现反常症状。林薇的电子显微镜拍到她的手部在操作时出现重影,脑电波检测显示其枕叶区域存在异常的量子纠缠信号。而陈默在某次实验后,竟能提前三小时预测沙暴的路径,这个能力在他停止接触古管道后迅速消失。
在贺兰山深处的岩画中,考古学家发现了更恐怖的证据。壁画描绘着头戴星冠的祭司站在发光的管道网络中央,无数沙粒在他们周围悬浮旋转,天空中裂开诡异的量子泡沫。而岩壁上的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这些壁画的年代比已知的西夏文明早了整整两千年。
当团队准备对古管道进行拆解研究时,意外触发了隐藏的防御机制。方圆十公里内突然形成量子屏障,所有电子设备瞬间失灵,沙粒在空中凝结成类似甲骨文的符号。陈默在屏障消失前,用最后的清醒记录下了一组数据——管道内部的真空度达到10-12帕斯卡,这个数值在自然环境下绝不可能存在。
第五章 跨越时空的警告
国际联合科考队带来的最新发现彻底颠覆了认知。在管道深处提取的样本中,检测到半衰期长达百万年的人工同位素,以及与火星陨石成分高度相似的物质。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量子计算机对管壁图案的破译显示,这些结构本质上是某种跨维度的通信装置,而\"虹吸\"现象不过是其运行时产生的副产物。
在最后的撤离行动中,苏晚冒险返回遗址拍摄了关键影像。画面里,当沙暴达到特定强度时,古管道顶端会投射出全息星图,那些来自远古的量子结构正在与宇宙深处的未知文明进行实时通信。而所谓的\"虹吸\",或许从来不是为了传输物质,而是在构建连接不同时空的桥梁。
当直升机掠过遗址上空时,苏晚望着逐渐缩小的青铜网络,终于明白为什么所有现代模拟实验都注定失败——这些超越物理法则的存在,从来就不是为人类现有的认知体系准备的。而在量子虹吸的迷雾背后,等待人类的究竟是科技革命的曙光,还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