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51(4/10)
消息不胫而走,引发全球科学界震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紧急成立调查组,却在查阅卫星数据时发现惊人巧合:三个月前,样本采集地的夜空曾出现持续03秒的伽马射线暴,其能量特征与超新星爆发初期的物质抛射高度吻合。但诡异的是,所有天文望远镜都未捕捉到对应的恒星残骸,仿佛这场足以撕裂时空的能量释放,只是为了将白矮星物质精准投递到地球。
随着研究深入,更恐怖的真相浮出水面。在样本表面的纳米级沟壑中,检测到与西夏文手稿相同的量子编码。考古学家破译后震惊发现,千年前的文献记载着\"取天火之核,铸不朽之器\"的秘术,其中描述的\"星髓\"特征,与实验室中的白矮星物质完全一致。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文献末尾用朱砂标注:\"此乃逆天之刑,触之者必引星罚。\"
当科研团队尝试模拟白矮星物质的形成条件,灾难突然降临。实验室的粒子对撞机在运行时突然失控,样本舱内的简并态物质开始自发吸收周围能量,形成微型引力场。金属氢结构在引力潮汐中扭曲变形,释放出足以撕碎原子核的伽马射线。而在监控画面里,实验室内的时间流速出现异常——所有物体的运动轨迹呈现出四维空间的莫比乌斯形态。
在危机的最后时刻,陆川在古籍中找到了解救方法。他将从敦煌遗址获取的青铜罗盘与样本舱相连,当罗盘上的星图与白矮星物质产生量子共振,失控的引力场开始消退。但这场实验留下的后遗症远超想象:全球范围内的量子通信网络出现神秘故障,信号中夹杂着类似白矮星脉动的次声波,而在宇宙深处,某颗沉寂千年的白矮星表面,突然浮现出与地球实验室相同的量子纠缠光斑。
事件平息后,那团禁忌物质被永久封存于地下千米的防辐射舱。但在深夜,当陆川独自查看实验数据时,总能听见仪器中传来类似星核低语的嗡鸣。那些违背物理法则的白矮星物质,究竟是高等文明遗留的警示,还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而人类在探索宇宙奥秘的道路上,又是否正在不知不觉中触碰着不可逾越的禁忌边界?
星砂悖论:光与简并态的错位谜题
在敦煌莫高窟的密室深处,考古学家林夏的头灯扫过岩壁上的巨型蛋白石星图。那些泛着虹彩的矿石镶嵌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