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54(12/12)
翼地对准冰晶喷射。淡蓝色的冰逐渐消融,化作袅袅白雾。
突然,甬道深处传来金属扭曲的呻吟。苏棠的头灯扫过墙面,惊恐地发现防爆钢板出现细密的裂纹——是超低温导致的金属脆化!她抓起对讲机大喊:\"结构受损!必须立刻停止实验!\"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由于局部温度骤降,通风系统的橡胶密封圈突然脆裂,外界空气倒灌进甬道。苏棠眼睁睁地看着氧气浓度检测仪的数值直线上升,而温度仍在-190c徘徊。一旦液态氧与周围可燃物接触
\"所有人撤离!\"陆川的嘶吼撕破空气。苏棠转身狂奔,身后传来令人牙酸的爆裂声。当她冲过防爆门的瞬间,身后的甬道传来沉闷的爆炸声,气浪将她掀翻在地。
尘埃落定后,苏棠在医疗舱苏醒。陆川守在床边,手里拿着损毁严重的实验日志。\"你做得对,\"他指着日志上被烧穿的页面,\"我们低估了超低温对材料的影响。液氮确实能制造极限低温,但密闭环境的安全阈值比预想的更苛刻。\"
三个月后,改良版的液氮冷却系统在真空环境舱内完成测试。苏棠站在观测窗前,看着液态氮在绝对密封的管道中平稳流动,将实验舱温度稳定维持在-196c。这次他们采用了航天级绝热材料,并用惰性气体置换空气,彻底消除了氧气冷凝风险。
\"这不是终点,而是。\"陆川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回荡。窗外,超低温环境下的液氮如同流动的银河,照亮了甬道的金属内壁。苏棠知道,人类对极限低温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而每一次失败都将成为通向真理的阶梯——在与绝对零度的博弈中,科学的边界正在被一点点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