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56(1/12)
b 历史隐喻
1 白莲教的“化学爆炸物”隐喻
铅云之下
嘉庆十八年的深秋,豫东平原笼罩在铅灰色的云层下。刘福财缩在破庙的角落里,借着摇曳的烛光,将硫磺粉和硝石碎末按比例倒入陶碗。庙外传来巡夜清兵的脚步声,他慌忙用破布盖住碗口,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如鼓。
\"三师兄,教主说今夜子时必须完成。\"小徒弟阿贵掀开草帘,身上的补丁棉衣还沾着露水,\"漕运的弟兄们已经在黄河渡口等着了。\"
刘福财抹了把额角的冷汗。白莲教虽以\"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教义聚拢人心,但真正要撼动清廷统治,光靠符咒和经文远远不够。半年前,他在亳州的药铺当学徒时,偶然发现一本被虫蛀的《天工开物》残卷,里面关于火药配比的记载,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混沌。
\"记住,\"他压低声音对阿贵说,\"这些不是神药,是能炸翻清兵营帐的天雷。但比例稍有差错,我们都会粉身碎骨。\"陶碗里的混合物泛着青灰色,在烛光下如同凝结的毒血。他想起教主在密会上说的话:朝廷垄断火器制造,民间连铁锅都要登记,我们就用自己的法子,在黑暗里点起惊雷。
与此同时,三百里外的滑县县衙,知县强克捷正对着加急奏折愁眉不展。白莲教聚众的消息像野火般蔓延,可当他调阅军械库时,却发现仅有的二十杆鸟铳中有半数锈迹斑斑。\"这些乱民,难道真能用符咒掀起风浪?\"他冷笑一声,将奏折甩在案上。
子时三刻,黄河渡口。刘福财将裹着油纸的火药包塞进芦苇丛,手却止不住地颤抖。他想起三天前的坛口集会,老教主当众表演\"掌心雷\"——其实是在袖中暗藏了自制的小爆竹。当清脆的爆响惊得众人跪地叩拜时,刘福财却在想:若是把这威力放大千倍,是否真能炸开枷锁?
\"点火!\"随着暗号传来,十余处火光在夜色中次第亮起。芦苇荡里腾起冲天火光,夹杂着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守河清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气浪掀翻在地。刘福财握着简陋的火铳,看着燃烧的营帐,突然意识到:他们用最原始的材料,制造出了超越自身认知的破坏力。
这场突袭震惊了清廷。嘉庆皇帝朱批中怒斥\"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