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90(12/19)
这里曾存在完整的生态系统直到某种能量脉冲摧毁了一切。\"舱门开启的瞬间,刺鼻的金属焦味涌入鼻腔,陆川踏出舱门,靴底碾碎的不是砂砾,而是亿万具银霜纳米机械的残骸,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虹彩。
考察队沿着蜿蜒的峡谷行进,两侧岩壁上的岩画逐渐清晰。那些用银色矿物绘制的人像,此刻看来不再是远古的图腾,而是秦星文明最后的求救信号。某幅岩画中,形似飞船的物体正在喷射银色雾霭,下方跪着的人群双手抱头,皮肤表面蔓延着与明代\"银化\"事件如出一辙的结晶纹路。
\"看这个!\"林澜的激光笔指向岩画角落。那里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经过量子计算机解析,竟组成了一段不断循环的警告:\"当星尘挣脱枷锁,文明终将反噬于己\"。陆川的神经接口突然过载,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张居正血书里的决绝、明代焚驿时冲天的火光、还有实验室中那些失控的银色纳米机械。
继续深入峡谷,一座坍塌的金字塔状建筑出现在视野中。建筑表面布满与怀表相似的齿轮纹路,当考古机器人清理掉表层残骸,内部密室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冷气:数以万计的银霜储存罐整齐排列,每个罐体都刻着与秦星岩画相同的量子频谱,而在中央的祭坛上,立着一尊巨大的银色雕像——那分明是秦星文明的先知,双手高举着与《永乐大典》残本中\"星谶术\"符号一致的图腾。
\"他们不是被外星入侵\"陆川的声音沙哑,\"是自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检测数据显示,这些银霜纳米机械的原始设计初衷,竟是为了星际殖民,却在某次实验失控后,将整个文明吞噬殆尽。更令人心悸的是,建筑深处的量子信标仍在微弱运转,其发射频率,与明代钦天监记载的\"荧惑异动\"频率完全吻合。
当夕阳将秦星的天空染成血色,考察队在岩画前建立了纪念碑。碑文用人类与秦星两种文字镌刻:\"我们跨越光年而来,只为读懂你们用生命写下的警告\"。返航途中,陆川站在舰桥回望逐渐缩小的秦星,想起张居正血书中的\"不教银霜染星尘\"——那位四百年前的首辅,或许早已通过量子纠缠,看到了秦星文明的宿命。
在宇宙的某个角落,又一颗星球正在升起文明的曙光。而人类舰队携带的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