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95(1/15)
三、银都焚霜:汞齐湮灭洪流
1 散热器的量子相变
一、核心科技设定
汞齐冷核聚变系统:古籍密码与量子烈焰
长崎港的废墟深处,赵莽的战术目镜在黑暗中扫过,最终定格在一块刻满古老文字的青铜残片上。《水火淬秘》的手稿记载在他脑海中翻涌,那些曾被视为炼金术呓语的描述,此刻却与眼前的金属装置严丝合缝。当他的指尖触碰到布满汞渍的反应堆外壳时,防护服表面的纳米银霜(agsio)突然泛起蓝光——临界相变温度42k的警报在视网膜上炸开。
\"这不是普通的核装置。\"赵莽对着通讯器低吼,声音被反应堆的嗡鸣扭曲。林夏的全息投影在汞雾中若隐若现,她的瞳孔映着量子检测仪疯狂跳动的数据:\"汞同位素浓度异常,银基催化剂这是冷核聚变!\" 船舱深处传来金属扭曲的呻吟,反应堆核心的汞齐开始沸腾,液态金属在强磁场中形成诡异的莫比乌斯环,暗示着这里正在进行超越常规的量子反应。
八百年前的宋代手稿在量子显微镜下徐徐展开。赵莽看着《水火淬秘》中\"以水银为海,白银作舟\"的记载,突然明白古人早已掌握了汞银合金的特殊性质。此刻反应堆内,{180}hg与{108}ag的原子核在纳米银霜的催化下发生碰撞,遵循着{180}hg+{108}ag→{288}+4n+q(127v)的反应方程,释放出足以撕裂时空的127兆电子伏特能量。但诡异的是,这个本该在亿度高温下才能进行的核聚变,竟在液氮冷却的42k环境中平稳运行。
纳米银霜在反应中展现出惊人的量子特性。每个agsio颗粒都是一座微型量子实验室,表面的银原子如同活跃的精灵,不断调整着汞核与银核的量子态。当反应堆功率突破临界值,赵莽亲眼目睹催化剂发生拓扑相变——纳米银霜从常规导体瞬间转变为量子超导体,其表面跃动的马约拉纳费米子形成能量壁垒,将狂暴的核聚变能量约束在可控范围内。这与《水火淬秘》中\"银舟化虹,锁焰成环\"的记载不谋而合,古人竟用诗意的语言描述着最前沿的量子现象。
倭寇指挥官的机械义眼在暗处闪烁红光。他操控着反应堆的备用系统,狞笑着看着汞齐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