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97(2/16)
的材质、构造,以及金属氢碎片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与此同时,关于此次发现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猜测。阴谋论者认为这是政府隐瞒多年的秘密军事试验证据;而更多的科研人员则期待着程微团队能够从这些残骸中破解出有价值的信息,推动科技的进步。
夜幕再次降临,遗址上的探照灯依旧明亮。程微站在残骸旁,凝视着那些闪烁着幽蓝光芒的金属氢碎片,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揭开这背后隐藏的真相,让尘封已久的秘密大白于天下……
第二章:频率密码
程微的实验室里,警报器突然发出尖锐的鸣响。示波器屏幕上,代表1420ghz脉泽效应的绿色波纹剧烈震荡,如同深海中翻涌的暗潮。当技术员将模拟信号对准装甲车残骸的自愈涂层样本时,令人震惊的现象发生了——那些原本能自动修复裂痕的量子纠缠态涂层,竟如同被无形的手撕碎,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蛛网纹。
“这不是单纯的电磁干扰。”程微将护目镜推上头顶,指尖划过全息投影中扭曲的频率图谱,“1420ghz是宇宙氢原子的共振频率,为什么会与半个世纪前的金属氢装备产生关联?”她忽然想起档案室里那份1983年的事故报告,泛黄的纸页间曾模糊记载过“异常电磁啸叫”,此刻与眼前的实验数据完美重叠。
就在团队陷入僵局时,历史顾问张明达推开了实验室的玻璃门。这位明代海防名将的后裔总爱穿着盘扣马褂,手中把玩的万历通宝在灯光下泛着铜绿。“你们在找特殊频率?”他将古钱币轻轻放在实验台上,钱币边缘磨损处露出隐约的刻痕,“三百年前,我先祖在福建沿海发现倭寇战船能在风暴中自愈,后来缴获的铜炮残片里,刻着与这枚钱币相同的密文。”
程微的瞳孔骤然收缩。她立即调取古文字数据库,将万历通宝上的符号与残骸中提取的量子编码进行比对。当两组看似不相干的符号在虚拟屏幕上完美重合时,整个实验室陷入了诡异的寂静。那些明代密文竟对应着1420ghz的频率参数,而倭寇战船的“自愈”描述,与现代量子涂层的特性惊人相似。
“这不可能。”助理研究员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颤抖,“17世纪怎么可能掌握量子物理?”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