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97(6/16)
笑他们这些天的努力。
“氢钟的频率偏移始终控制不到0001赫兹以下。”林深把咖啡杯重重搁在桌上,褐色的液体溅出来,在实验日志上晕开墨痕,“按这个误差,就算同步了双频调制,涂层也会在显影瞬间碳化。”
突然,苏夏的指尖顿住。她调出三天前采集的光谱数据,放大涂层表面那层纳米级的晶格结构。“你们看,这些六边形晶格排列——像不像斐波那契螺旋?”她抓起马克笔在透明屏上快速勾勒,“如果我们用氢钟的主频率匹配晶格共振频率,再用副频率做相位补偿”
“但氢钟的稳定性”话没说完,林深的声音戛然而止。他盯着苏夏标注的共振频率曲线,瞳孔猛地收缩。那组数据恰好落在氢钟理论极限值的边缘,就像悬在刀刃上的平衡点。
凌晨三点,当双频调制器的指示灯终于转为稳定的幽蓝,整个实验室都屏住了呼吸。苏夏小心翼翼地将特制芯片嵌入金库大门的锁孔,随着一阵细微的机械转动声,千年未启的涂层开始泛起涟漪。
“成功了!”李工的惊呼被突然亮起的强光吞没。无数金色粒子从涂层表面迸发,在空中交织成一幅动态星图。星图中心,万历通宝山的轮廓逐渐清晰——不是实体模型,而是由无数发光文字组成的全息投影。那些文字在虚空中流转,时而化作巍峨山峦,时而幻作奔流江河。
“这是《永乐大典》的残页!”林深凑近投影,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泛黄的纸页上,永乐年间的蝇头小楷在光流中若隐若现。苏夏注意到页面边缘的暗纹,竟与他们调制的双频波形完美契合。
突然,投影中出现了异常波动。原本静态的文字开始剧烈扭曲,化作无数金色蝴蝶四散飞去。苏夏本能地伸手去抓,却发现指尖穿过的竟是冰凉的数据流。“频率在衰减!”她大喊,“快启动备用氢钟!”
备用设备的嗡鸣声中,团队成员各自冲向操作台。林深死死盯着频率监测仪,额角的汗水滴落在键盘上。当第二台氢钟完成同步的瞬间,一只金色蝴蝶突然折返,停在苏夏掌心,幻化成半枚铜印。印面上,“通宝局”三个篆字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不是普通的全息投影。”苏夏翻转铜印,发现底部刻着极小的二维码,“它更像是某种加密的数据载体,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