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98(8/19)
战争。
“看这个!”她放大1512年宁波港的贸易记录,遣明使团的货物清单里,“贡奉天物”的木箱标注着特殊的量子频率。当用船旗光子晶体的共振波扫描时,虚拟画面突然撕裂,露出舱底密密麻麻的培养舱,里面浸泡着的“使者”躯体,皮肤下竟流淌着蓝色的晶体脉络。
“遣明使根本不是普通外交人员。”林微的声音混着全息投影的电流声,“他们是活体基因改造载体。”量子计算机解析出的基因序列显示,这些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植入了外星基因片段,而他们携带的光子晶体,正是激活改造程序的钥匙。
更惊人的真相在中日两国的密档中浮出水面。明代锦衣卫的飞鱼服暗纹,与光子晶体的拓扑结构完全一致;日本战国大名的军旗上,那些看似装饰的云雷纹,实则是晶体能量传输的电路图。而倭寇的每次突袭,都精准打击装载光子晶体的商船,他们的兵器表面镀着的神秘金属,能干扰晶体的量子共振。
“这场战争有第三方势力。”助手调出a半人马座的天文影像,某片星云区域的射电信号在1500-1550年间出现异常波动。当将这些信号与明代星象记录比对时,惊人的重合度让所有人脊背发凉——每逢信号峰值,东亚沿海就会爆发与晶体相关的冲突。
全息投影切换成激烈的海战场景。大明水师的福船上,神机营将士发射的不是火炮,而是装载光子晶体的“天雷”;日本战船的甲板下,忍者正在用晶体装置干扰明军的导航罗盘。而在云层之上,某个散发着幽蓝光芒的碟形飞行器若隐若现,它投射的光束所到之处,海水瞬间结晶成量子态物质。
“看这个!”林微突然暂停画面,放大某艘沉没战船的残骸。船舱里,身着明代服饰的人正在给日本俘虏注射某种绿色液体,俘虏的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晶体纹路。量子解析显示,这正是呼吸协议的早期试验,而试验场,就是波涛汹涌的东海。
实验室的警报突然转为诡异的蜂鸣,培养舱中的干细胞开始同步复制16世纪战争场景。林微惊恐地发现,这些细胞分裂时产生的量子残影,正在实验室的墙壁上投射出实时战况:德川家康的谋士在密室中调试晶体增幅器,郑和船队的最后一次航行实则是追击外星飞船,而嘉靖皇帝的修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