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99(5/15)
量子计算机突然自动调取天文档案,1572年超新星爆发的记录与玄工局成立时间完全吻合——难道四百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天象,竟是外星物质坠落的预警?
档案室的灯光突然转为暗红色,警报声撕裂寂静。林修冲向密档库深处,在标着\"万历六年\"的檀木匣中,翻出一份盖着\"内阁密印\"的押运清单。1578年深秋,张居正亲自押运的三百箱\"景德镇瓷器\",其路线图在量子地图上亮起刺目的红光:从北京出发,经京杭大运河至宁波港,分两路海运——一路驶向墨西哥,另一路直达敦煌。
\"瓷器只是幌子。\"沈星的声音混着全息投影的电流声,\"根据海运日志,这些箱子的重量远超瓷器标准,而且押运队伍配备了锦衣卫中最神秘的"玄甲卫"。\"她调出玄甲卫的装备清单,那些被记载为\"玄铁剑\"的兵器,经量子成分分析,竟是用超导材料锻造的量子切割刃。
当两人将银矿碑文、壁画拓扑结构与押运路线交叉比对时,惊人的真相逐渐浮现:墨西哥银矿的纳米银霜是封印汞毒的\"锁\",敦煌壁画的量子佛光则是监控网络的\"眼\",而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改革,实则是为庞大的量子防御计划筹措资金。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故宫密档中夹着的半张星图,其标注的星系坐标,与林修在银矿岩壁发现的暗纹完全一致。
\"他们早就知道。\"林修的手指划过星图边缘的蝇头小楷,\"张居正写的"宁焚寰宇十万星",不是夸张,而是在警告:为了阻止汞毒污染量子世界,必要时可以牺牲整个星系。\"档案室的量子锁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沈星的通讯器同时响起加密来电—— caller id显示为\"玄工局\",而通话界面跳出的,是张居正画像与一行血色篆字:\"天机已泄,劫数将临\"。
第四章:汞霜真相
敦煌莫高窟的夜风裹挟着砂砾拍打着岩壁,林修与沈星带领的考古队在第317窟深处发现了隐秘的暗门。量子探测仪在石壁上扫出不规则的能量波动,当激光切割器穿透岩层的瞬间,尘封四百年的密室展露真容——青铜匣上篆刻的\"玄工局\"徽记泛着冷光,旁边的壁画上,身着飞鱼服的官员正与散发幽蓝光芒的球体对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