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37(3/16)
瞬间被惨白的光线填满,所有人的呼吸都不自觉地停滞——密室中央的石台上,整齐摆放着十二卷用金丝捆扎的羊皮手稿,在低温作用下泛着诡异的琥珀色光泽,宛如蛰伏的古老生命体。
“这保存状态简直不可思议。”小林的声音带着颤抖,呼出的白气在面罩上凝成霜花。羊皮表面裹着一层薄冰,却未出现丝毫脆裂或霉变,金丝在冷光下流转着华贵的光晕,历经四百年仍未氧化。
苏砚深吸一口气,戴上特制的防护手套,指尖触到羊皮的瞬间,一股异样的触感顺着神经传来——看似平整的表面下,竟藏着细密的凹凸纹理。他小心翼翼地解开金丝,展开手稿的刹那,瞳孔骤然收缩。泛黄的羊皮纤维间,闪烁着细小的黑色纹路,如同蜿蜒的血管,又像是某种精密的生物组织切片。
“这不是普通的羊皮。”苏砚的声音低沉而凝重。他示意队员架起显微扫描仪,镜头对准纹路的瞬间,全息投影上呈现出令人震撼的画面:那些黑色物质由无数六边形细胞构成,每个细胞中央都悬浮着细小的金属颗粒,在低温下保持着量子纠缠态的微弱波动。
“这是活体文物?”一名队员惊呼出声。密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诡异,所有人下意识后退半步。苏砚却愈发专注,他注意到手稿边缘用朱砂书写的蝇头小楷,虽历经岁月,仍鲜艳如血。
“‘以吾身饲道,藏理于冰’”苏砚轻声念出第一行文字,翻译器同步将古体字转化为现代语言。随着手稿的展开,更多的文字与诡异图案浮现,其中一幅插图描绘着身着道袍的学者将自己的心脏嵌入机械装置,周围环绕着星辰与齿轮交织的奇异符号。
突然,密室的温度开始急剧下降,冷光灯发出刺耳的嗡鸣,所有设备的显示屏闪烁不定。苏砚手中的手稿泛起微光,那些黑色纹路如同苏醒的活物般开始蠕动,羊皮表面浮现出立体的全息影像:一群人在暴风雪中搬运巨大的金属容器,容器表面的符文与玄武岩墙壁上的雕刻完全一致。
“快记录!”苏砚大喊。队员们手忙脚乱地启动所有拍摄设备,而他的目光始终紧盯着影像。当画面中最后一个人影消失在风雪中时,手稿突然发出清脆的碎裂声,黑色纹路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只留下空白的羊皮与尚未解读完的文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