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37(4/16)
,仿佛刚才的异象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第二章 基因迷局
中科院生物实验室的冷光灯将操作台照得惨白,苏砚隔着防辐射玻璃,目不转睛地盯着显微镜下的样本。羊皮手稿的切片在载玻片上泛着诡异的琥珀色,那些黑色纹路在电子显微镜的放大下,宛如盘踞在羊皮纤维间的活体血管。当dna双螺旋结构完整呈现在全息屏幕上时,他的机械义肢不自觉地发出轻微震颤。
“这不可能……”苏砚的声音在密闭实验室里回荡。屏幕上,扭曲的基因链呈现出非自然的嵌合状态,本该是羊皮胶原蛋白的序列中,竟参杂着大量吸血蝙蝠的基因片段。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些外来基因与羊皮纤维的结合堪称完美,仿佛在羊皮制造的过程中,蝙蝠基因就已被精准植入。
实验室的金属门滑开,研究员陈薇抱着一摞数据板匆匆走来。她的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截基因测序图谱,蓝色荧光笔标记的异常片段在灯光下格外醒目。“苏老师,你看这个。”她将数据板接入主系统,全息屏幕瞬间被密密麻麻的碱基对覆盖,“我们对所有黑色纹路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发现这些基因编码里藏着加密信息。”
苏砚凑近屏幕,看着基因序列中每隔特定碱基就出现的规律变异。那些看似随机的突变,在量子计算机的解析下,逐渐拼凑出汉字的笔画。当最后一个字符显现时,他的呼吸停滞了——“焚星煮海处,长夜自此明”。这八个字在屏幕上闪烁,仿佛某种跨越四百年的神秘预言。
“焚星煮海……”苏砚喃喃自语,机械义眼自动检索历史数据库。明代泰州学派虽以哲学思想闻名,但史料中零星记载过他们对“天地至理”的极端探索。他突然想起青铜板上“藏珍”二字,难道所谓的“珍宝”,竟是这种超越时代的基因技术?
就在这时,苏砚的手机在实验服口袋里震动起来。他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条匿名短信:“别碰那些手稿,它们会带来灾难。”发件人号码被层层加密,溯源程序刚启动就自动崩溃。还没等他反应,实验室的防爆门突然发出刺耳的液压声响,厚重的金属门板缓缓闭合。红色警报灯开始疯狂闪烁,扩音器里传来机械合成音:“三级生物安全警报,所有人员立即撤离。”
“等等!这不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