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45(3/14)
有八百年历史。八百年前的泰州学派,怎么可能掌握超越时代的质能转换理论?他突然想起古籍中记载的“汞为天地之精,运转则生万象”,难道这些液态金属不仅是建筑材料,更是某种能量载体?
就在这时,苏蔓的惊呼声打破了死寂。她的头灯照亮了残骸深处的一个穹顶结构,无数汞珠悬浮在空中,组成流动的星图。林砚的心跳几乎停滞——那星图的排列方式,与1974年人类向13星团发送的阿雷西博信息如出一辙。
“这是某种回应?”苏蔓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的终端突然自动启动,屏幕上跳出一串乱码,经过量子计算机三秒破译,竟显示出“同类寻踪”四个字。林砚还没来得及思考,穹顶的汞珠突然加速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两人拽向中心,他们的防护服在汞雾中发出刺啦的电流声。
在失去意识前的瞬间,林砚看到自己的视网膜上投射出奇怪的画面:古代泰州学派的学者们穿着类似宇航服的装置,在液态汞海中建造这座建筑;而在更遥远的时空,一个与他容貌相似的人正在破译相同的符号。当他试图抓住这些画面时,所有景象突然化作数据流,涌入他随身携带的水下摄像机。
再次醒来时,他们已经躺在科考船的医务室。苏蔓昏迷不醒,而林砚的防护服口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块刻着“汞枢”二字的金属牌。他打开摄像机,却发现所有录像文件都已损坏,唯有最后十秒的画面残留着诡异的绿码:“警告,第七文明的遗产即将苏醒,当汞星与地球共振,所有的认知都将被改写。”
林砚攥着金属牌冲向实验室,却发现整个科考队的电子设备都在疯狂报错。窗外,对马海峡的海面泛起诡异的银光,无数汞珠从海底升起,在天空中拼凑出泰州学派的图腾。而在千里之外的泰州学派旧址,深埋地下的古老密室突然传来轰鸣,尘封百年的青铜汞泵开始自行运转。
第二章 秘符溯源
咸涩的海风裹挟着消毒水气味渗入鼻腔,林砚摘下防压头盔,发梢还在滴落冰冷的海水。他盯着实验台上那片从海底残骸带回的金属残片,刻痕里残留的液态汞正泛着诡异的银光,像极了深海中那对凝视他们的汞制瞳孔。
“开始解析。”他将残片平放在量子扫描仪上,蓝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