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74(3/15)
构重叠在一起。
\"这是全息投影?不,是时空重叠!\"苏璃的声音带着颤抖。她伸手触碰那些悬浮的粒子,却穿过了十六世纪工匠们忙碌的身影。戴乌纱帽的明朝监工手持竹简,葡国设计师正用炭笔在羊皮纸上绘制水阵草图,他们的动作与现代工程师调试仪器的姿态完美重合。
顾淮的意识突然脱离身体,坠入记忆的漩涡。他看见年轻的父亲在实验室里反复擦拭模块,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下一秒,他又置身于1588年的施工现场,感受到明朝工匠掌心的老茧,听见葡萄牙设计师用拉丁语与翻译争论水流走向。三方记忆在量子层面产生共振,他的太阳穴传来撕裂般的疼痛。
\"频率不对!\"十六世纪监工的呵斥与苏璃的提醒同时响起。顾淮低头,发现自己的双手同时握着竹简、炭笔和量子检测仪。现代水阵发出尖锐的蜂鸣,紫色粒子开始躁动,而1588年的木质水阵也在海浪冲击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必须同步古今能量场!\"顾淮听见自己的声音混着明朝官话与葡语。他调动起三方记忆中的智慧,明朝工匠对水流五行的理解,葡萄牙设计师的几何测算,以及父亲毕生研究的量子波动理论。苏璃似乎感受到他的意图,迅速将战术匕首刺入水阵,导出紊乱的能量流。
当顾淮将三方记忆中的参数输入控制模块时,时空产生剧烈震荡。十六世纪的监工与现代工程师的虚影同时抬手,葡国设计师的羊皮图纸与量子计算模型重叠成完美的螺旋。模块表面的铭文光芒暴涨,化作一道横跨四百年的能量桥梁。
量子结界在水阵核心缓缓成型,如同悬浮的透明琥珀。顾淮看见自己的意识在时空隧道中穿梭,与明朝工匠、葡萄牙设计师的思维产生奇妙共鸣。他们的知识与经验在量子层面交融,形成新的方程式——用古代智慧校准现代科技的频率,以现代算法加固古代建筑的结构。
\"成功了!\"苏璃的欢呼将顾淮拉回现实。量子结界笼罩下,能量风暴被转化为柔和的光晕,1588年的木质水阵与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完美融合,形成兼具古典美学与未来科技的奇异存在。那些悬浮的紫色粒子化作游动的光鱼,在结界中游弋。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量子结界外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