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416(2/15)
\"守秘人血脉的成分。\"赵莽想起父亲日记里的警告,所谓\"镜渊玄术\",不仅是杀人机关,更是唤醒某种古老力量的钥匙。
更远处的湖面上,不知何时又出现了新的镜面反光。赵莽举起望远镜,只见湖心岛方向漂浮着更多刻有\"镜渊玄术\"的青铜镜,在阳光下组成巨大的卦象图案。而此时,他手中的青铜罗盘突然发烫,卦象疯狂旋转,指向的正是那些新出现的机关。
\"他们在重启阵法。\"赵莽将《天工开物》塞进背包,锡箔伞骨架在手中重新组合成防御形态,\"墨家机关讲究连环相生,我们拆掉的不过是最外层的引信。真正的杀招,藏在那些组成卦象的主镜里。\"沈清荷调出卫星云图,面色凝重——那些镜面分布的位置,恰好对应着湖底断层的应力集中点。
当夕阳开始西沉,最后一把锡箔伞的反光逐渐黯淡。赵莽望着重新归于平静的湖面,掌心的守秘人血脉印记微微发烫。他知道,这场与千年机关术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那些刻着\"镜渊玄术\"的青铜镜,正等待着下一次日光聚焦的时刻。
沈清荷的手指悬在光谱分析仪的操作面板上,屏幕跳动的数据让她呼吸停滞。铜镜残片表面的青绿色锈迹下,竟检测出铯-137与锔-244的同位素——这些半衰期长达百年的放射性元素,绝不可能自然存在于青铜器表面。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分析仪切换到能量模式,镜片中封存的光子流正在以特定频率震荡,宛如被困在时光琥珀里的远古阳光。
“看这个。”她将显微镜画面投屏,青铜晶体结构中嵌着无数纳米级的棱镜阵列,“这些微观镜面组成的储能矩阵,就像古代的太阳能电池。”她调出历史气候数据,1935年镜湖地区出现过持续三个月的晴天,而仪器显示铜镜吸收的光能峰值,恰好与那段时间完全吻合。
赵莽蹲在拆解一半的爆炸装置旁,手中的机械探针突然卡住。装置内部的齿轮组并非现代精密仪器,而是由榫卯结构咬合的青铜部件,每个齿牙都刻着类似日晷刻度的纹路。当他用罗盘的磁场干扰齿轮转动,那些刻度竟开始投射出微型光影——是十二地支与二十八宿组成的星图。
“这不是普通的计时装置。”沈清荷将声波探测器贴近齿轮,波形图呈现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