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416(3/15)
规律的十二等分震荡,“古代漏刻以十二时辰为周期,而这些齿轮的咬合频率是在复刻晷影移动的轨迹!”她调出《汉书·律历志》的记载,手指快速划过“日有中道,月有九行”的段落,“他们利用太阳运行规律设置机关,只有当特定时辰的阳光穿过铜镜阵列,才能触发最终爆炸。”
更惊人的发现来自装置核心的锁扣结构。当赵莽用父亲遗留的罗盘对准凹槽,那些看似锈蚀的青铜纹路突然亮起荧光,组成动态的卦象密码。沈清荷将其录入计算机,破译出的竟是一串时间坐标——1945年8月15日正午,正是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刻。
“七十年前的阳光,配合精准的古代计时系统。”赵莽的声音带着寒意,“这些机关早在战争结束前就已设下,镜渊司的人在等一个完美的引爆时机。”他突然想起老船匠李阿水的描述,当年日本人打捞文物时,湖面出现的诡异光晕或许正是这些储能铜镜在吸收阳光。
深夜的实验室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的瞬间,所有拆解的铜镜残片同时发出嗡鸣,镜片中封存的光子流开始不受控地溢出。沈清荷惊恐地发现,那些百年前的阳光在黑暗中凝聚成人形轮廓,每个轮廓都穿着二战时期的日军制服,他们举着图纸指向湖心岛方向,图纸上绘制的正是如今镜湖下的青铜镜阵布局。
“他们用时空作为锁钥。”赵莽握紧发烫的罗盘,卦象与齿轮组的星图产生共鸣,“只有当现代时间与古代计时完全重合,当今日阳光补足百年前的能量缺口,整个镜渊机关才会彻底苏醒。”他抬头望向窗外,今夜正是农历十五,满月的轨迹即将落入齿轮组投射的星图缺口。
沈清荷的探测器突然发出刺耳警报。装置核心的齿轮开始逆向转动,那些储存百年的阳光能量正在急速释放。赵莽将罗盘嵌入锁扣,卦象化作金色锁链缠住暴走的齿轮,却发现父亲日记里提到的“第三重封印”线索,竟藏在这些时空密码的循环规律之中——当现代科技与古代机关术的齿轮开始同频,真正的危机才刚刚拉开帷幕。
午后的镜湖泛着诡异的青白色,赵莽握着机械探针的手微微发颤。第四处诡雷藏在半沉的渔船残骸下方,缠绕着铜绿的镜面上,\"镜渊玄术\"的篆文在水波中若隐若现。沈清荷举着光谱分析仪在岸边待命,设备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