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昭昭天命(4/6)
都走后,韩信说道。
“那是因为科举已经被玩烂了,但征辟最后被玩的更烂,科举再烂,这大明朝至少还有三成多进士的祖上没有出过进士或举人,哪怕到我大清,最后也还有一成多,你们那征辟到最后已经变成九品中正制,门阀,彻彻底底变成了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僚。
离离岩上草,郁郁涧底松。以此比寸茎,荫我百尺条。
根本不给寒门一丝机会。
科举不是问题,问题是科举的内容必须得改。
科举后的任用必须得改。
老朱那时候也不是这样,他那时候进士没有当县令的,都得先当几年县丞学习一段时间。”
杨丰说。
当然,现在没空管这个。
事实上他以后也没空管,而且韩信想玩的就是古典帝国化。
或者说秦制。
这种体制下科举就算还有,也只能变成现代的考公,然后为官府提供类似胥吏的,而主官必然还是以军功,没在战场上砍过人头的,很难有资格去当知县。
现在南京就已经在这样搞。
打完这几仗后,之前任命的那些军官也进行了大量撤换,毕竟当时只是临时性,真正任用还得看表现,战场上打仗表现不好的撤,换上表现好的。然后这些军官也是地方管理者,包括原本民籍也归这些军官管理,本来南京城也是坊,无非这些军官各管一坊,青壮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此举当然让士绅们非常不爽,毕竟他们就算民籍,也得受这些军官管理,而且根据他们的田产,他们还必须得承担兵役,一百亩就得出一个壮丁当兵。
没有?
没有就收地。
然后把地给那些愿意当兵的。
或者自己掏钱赞助军费,交多少银子折算为一兵。
再或者自己认个养子,由后者代替亲儿子,但基本上没人选这个,毕竟养子是要分家产,这可是老朱的规矩,养子是要分家产的,士绅们收的养女是不能享用的,那就是亲女儿一个待遇,敢享用直接绞刑架。
虽和亦奸。
就算对方同意那也是强。
这就很不划算了。
所以基本上都是额外掏银子,而且还不是掏一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