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一箭破苍穹(2/6)
是他在同时还补交了此前因为战乱阻隔,导致无法送达朝廷的,总共积攒了十年的赋税。
他是忠臣。
他一直都在向朝廷交税的。
但因为道路阻断无法送到长安,所以只好一直攒着。
他相信这天下终究还是会恢复太平的,于是带着这个信念坚持了这么多年以后,他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一船船粮食和布匹,正在向着长安进发。
所以看在这些粮食和布匹的份上大唐朝廷也就接受了他的臭不要脸。
毕竟他给的实在太多。
但接受一个臭不要脸,就意味着接受一群臭不要脸,得知还可以这样操作以后,马殷也毫不犹豫地上奏请求入朝并送交据说当时就撕碎了的,朱温封他楚王的圣旨,同时向朝廷运输积攒十年的赋税。
然后是王审知。
然后是刘隐。
其实因为朱温的大梁朝太短暂,这些家伙也不能说完全编故事,毕竟朱温刚称帝一个月,大唐就在长安重建,像王审知,刘隐这俩距离远的,基本上在接到朱温甚至,但还没做出答复称臣时候,大唐重建的消息也就到了。他俩其实是真没给朱温答复,毕竟他们隔着那么远,朱温也不可能找他们麻烦,完全可以继续观望,这种情况下他们说自己还是大唐忠臣,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依据。
朱温的确给他们传旨了。
但他们没答复啊!
他们没有向朱温称臣,依然是大唐的节度使,至于之前为什么不入朝,这个距离那么远,他们确定长安朝廷真假也需要时间啊!
忠臣。
他们还是大唐忠臣。
而长安朝廷在国师不介入的情况下对他们也倾向安抚,主要是这些家伙给的太多了,钱镠一家补交的赋税就足以养活目前关中军民好几年,马殷交的也不比他少,再加上淮南等补交的,大唐朝廷从未有这么宽裕过。而且这些地方不是河朔三镇这种职业骄兵悍将,像淮南,吴越这些,过去始终都是大唐赋税来源,算是最听话的地方,之所以形成割据,本质上是大唐已经崩了,这些地方需要自保。
不是他们想割据,而是大唐的形势逼着他们不得不割据。
真正的骄兵悍将解决后,只要他们不负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