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燕朝报(2/4)
一边不卑不亢地回道:“大人过奖了,小本买卖不成气候。”
晏云山笑而不语,只当他是自谦。
天宝楼在皇室贵族住满的京城排不上名号,但在其他的城镇,宋家可是称得上一句「富商」。
做珠宝生意便免不了和各种地方的人打交道,不仅是大燕,甚至还有其他国家。
商队若是利用得当,的确是很好的情报来源。
而宋家的商队,可以说是遍布大燕。
天宝楼的客群定位不像其他珠宝商只锁定达官贵族,而是让所有有珠宝需求的人都能用上高质量的珠宝。
这一点在其他自诩身价高贵的珠宝商来看简直是吃相难看,相当掉价。也因此天宝楼在京城的标签类似于中低层百姓的奢侈品供应商。
主打一个性价比。
虽说同行瞧不上眼,可天宝楼是实实在在实现了一城一家,整个大燕版图除了特别贫困的村子,但凡有点人气儿有生意可做,便能看见天宝楼的身影。
如今天宝楼大老板想要些消息,这么些分店自然不会让自家老板失望,纷纷响应,快马加鞭就送了过来。
说一句宋引玉的眼线遍布大燕,也不为过。
闻笙当初听宋引玉说起自己的工作版图的时候,都被他的超前理念给惊呆了。
看着不声不响的,原来宋引玉掌控的居然是个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吗?
于是一个计划便立刻出现在了闻笙的脑中。
今日便是检验效果的时候到了。
闻笙一一看过传来的消息,从一开始的紧张,到眉头舒展,最后看完所有的消息后,一脸「稳了」的模样。
晏云山心中约莫有了底,却还是问了一句:“殿下情况如何?”
“前些日子我便拜托宋老板帮忙问问看,今日有多少人打算赴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闻笙说着起身,一旁候着的琳琅命人从小厅搬来一面屏风,只是上面的图案被一整面的纸给覆盖住了。
闻笙拿这碳笔在这个屏风改良的小黑板上做着笔记,以便他们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话。
“目前已知,全能教最底层的是——单纯被洗脑的教众,普通百姓居多,不乏有钱有势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