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李二是仇人(1/6)
厉宅后院的房间内,厉延贞和谢康两个老人,相对而坐,脸上皆挂着愁啬之意。
厉老丈更是,不停的唉声叹气,心中似积郁难平。
“事已至此,盱眙暂时不能待下去了。你和贞子,不若暂时离开好了,等过几年事态平息之后,才回来。”
一直紧锁眉头,低头沉思的谢康,忽然抬起头像厉老丈说道。
厉老丈闻言,眉宇间虽然颇有不舍之意,却没有反驳。他微微点头,还向谢康拱手一揖道:“听从谢先生吩咐,只是老汉和贞子离开后,我家大郎和大娘子的坟墓,就有劳谢先生多加关照了。”
“老丈尽可放心,弘道与道修兄知己相交,他夫妇含恨而终,在下怎敢令他们身后不安呢?”
对厉老丈的嘱托,谢康自是应承下来。
谢康犹豫一下,随后对厉老丈又言道:“你们离开盱眙,可想要去处?”
厉老丈面带苦涩摇了摇头,却又说道:“叛军未来之前,贞子曾说过,想要前往西蜀之地。若是,没有其他可往之处,不若就听从贞子之意,前去西蜀暂时落脚。”
谢康微微摆手,否定他的提议道:“西蜀千里之外,且路途艰险。刘行举所荐孟阿布曾言,蜀地僚人众多,自相征伐攻讦,从未真正太平过。你们若是去了那里,更有可能陷入纷争之战中。我祖上本是阳夏谢氏,从前隋年前才迁入盱眙。朝廷一统天下之后,家父便和阳夏族内取得了联系,并且这些年来,来往不断。我家中大哥和二哥、三哥,在成人及冠之后,我便将他们送到了阳夏。如今,你们既然没有妥善去处,不若前往阳夏,有我家大哥他们三兄弟在,也能有个照应。”
谢康口中的大哥、二哥、三哥,并不是他的兄长,而是他的三个儿子。古时,人们对自己的儿子称呼,多为哥。李世民就曾,称儿子李克为三哥。
这种称呼,一直沿用到宋朝之时,还是如此称呼。至于后世,是何时改变的这种称呼,作者就不太清楚了。
谢康的这个提议,让厉老丈很是心动。
前往阳夏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比起前往西蜀,人生地不熟要好的多。
只是,厉老丈没有马上应下来,对离开盱眙之后的去处,他还要征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