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降头师(4/6)
时候都喜欢贴花花绿绿的玻璃片子点缀,都散发着明亮的颜色,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
那时候的城市和现在也不太一样,还是充满了烟火气,没有人去强行拆掉路上的棚子,也没有对卫生那么苛刻。
没有绿化指标,但绿树也能成荫,因为那时候大树还没有被砍掉换成小树,后来是因为他们说是树太老了,可能压着人,有危险。
街道上,人们穿着凉快的衣服,黑丝大长腿那时候也是已经有不少了。
奈何年纪太小,还不太懂那玩意有啥好,三个少年从始至终都没正眼看过那些白花花的腿子。
讨论的都是各自对妖魔鬼怪的看法,对传说故事的理解,
出乎意料的是杜涛虽然看起来不太正常,但是对于很多问题和说法总是一针见血。
很多民间真正有本事的人做事都是非常干练,
比如谁家孩子掉了魂,也就是敲几下锣喊两声就成了,
事后随便包个红包,拿个50块钱 100块钱的就算礼数到位了。
又或者说谁家闹了东西,先生走过来瞧了一圈,问了一圈事,然后画个符找个位置贴了,再交代一些事项,就完事了。
前后可能也就十几分钟,这些人就被那些人统称为民法了,就有一种低级的感觉,事实上呢?
真正的村民或者普通人哪里给得起那么多钱,一般会给两百的都是属于很大方的,
是真正意义上的随喜给钱,一般都说一句:“没事,您看着给就行。”
那么究竟是高大上的大殿里的人,是正道。还是说这些真正有在做事干练的人,是正道呢?
大殿里的紫金道袍,几万甚至十几,几十万上百万的法衣,只会为了达官显贵而武动乾坤,
虽有通天本事傍身,但若是无“缘”也绝是难见一面。
而村野里穿着几十块旧衣裳的先生却可以因为几十块钱,半夜为你奔赴山路,尽心尽力的为你解决事情。
虽然速度快,但在普通人看来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就会觉得不是那么专业,
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那么有仪式感,仪式感很重要,但是仪式感也很贵。
话说回来,其实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