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古战场(5/8)
量,将自己的祈愿传递给神灵,从而消灾祈福,保佑生活顺遂平安。”
说罢我余光观察到吴教授点头认可。
那么我也应该趁胜追击展示自我的价值,接着说道:“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传说故事。
讲述的是一位藏族僧人历经千辛万苦,远赴印度求取真经。
在他终于成功取得真经,踏上归乡之路时,却在渡河途中遭遇意外,河水浸湿了他视为珍宝的经书。
无奈之下,僧人只好将经书全部摊开,放在河边晾晒。
自己则坐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打坐入定,等待经书晾干。
就在这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天地间突然响起了法锣和法号的声音。
阵阵梵音悠悠回荡,微风轻柔地吹拂着。
僧人在这奇妙的氛围中,顿感浑身通泰,内心豁然开朗,竟然大彻大悟。
原来,一阵风起,将晾晒的经书吹得满天飞舞,散落在地面和河面之上。
据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僧人在那一刻的顿悟。
同时也是为了颂扬佛经的伟大,便把经文印在布上,直接悬挂于天地之间,任其在风中飘动。
久而久之,这些彩旗就演变成了如今人们用来祈祷的经幡,成为了连接人间与神灵的纽带。
此外经幡还与莲花生大师有着不解之缘。
说是那时的雪域藏地,妖魔横行,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苦难。
他施展无上法力,与各路妖魔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在战斗过程中,莲花生大师发现妖魔的力量极为强大,难以彻底制服。
于是,他心生一计,用经幡上的咒文和图案来镇压妖魔。
最终,在经幡的威力下,妖魔被成功镇住,藏地恢复了和平与安宁。
从那以后,经幡就成为了藏民们心中祈福禳灾的神圣象征,人们相信它能够护佑着雪域大地,让这片土地永远免受灾难的侵袭。
现实来说的话。
经幡起源于古老的象雄文明中的原始苯教。
是古象雄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
最初的经幡形式相对简单。
只是一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