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军出(2/3)
“我我父亲不知晓此事。”
严毅认真端详了一番,感觉他不像是在说谎,收回目光,转身便走。
经过殷离身旁时,吩咐道:“给他留个全尸,尸首送回乌程。”
身后传来严雍崩溃的哭叫,消失在雷雨声中。
走出帐后,严毅径直来到议事军帐,范偃、徐盛、陈敢、赵错和队率以上军将已经人人着甲,在账内等候。
严毅笑着问道:“出发的时间定下来了吗?”
“雨夜行军,哪怕是急行军,行军速度也比较慢,末将等人商议了一下,觉得戌时出发比较稳妥。”范偃代表诸将出声道:“请少君定夺。”
严毅一般不插手这些细节,闻言颔首道:“既然已经商议过了,就定在戌时出发吧!”
喏!
诸将恭声领命,依次走出军帐,各自前去准备。
傍晚酉时,营地起釜造饭,供应的饭量比平日多了三成,还有不少肉干,除此之外,还给每个士卒准备了一份干粮。
严毅戴着箬笠,一个个营帐地探视,安抚士卒之心。
大战在即,鼓舞士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支部曲,一千五百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想法,如何将这些独立的个体凝聚成一个整体,意志坚定地去共同完成一件事,就是主将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了。
严明军纪,加强操练,善待士卒,许下重赏,任用良将统领各部,把主将的意志传递给每一个士卒
这些都是严毅在做的,不过他依然不放心,亲自前往各曲,做着最后的动员。
动员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四百豪右子弟和四百丹阳士卒。
前者多是自幼习武、兵马娴熟之人,并且读过一些书,已然具备成为一名精锐之兵的所有条件,欠缺的只是战场厮杀的经验和严明的纪律。
后者身体强健,能吃苦耐劳,并且骨子里有一股丹阳兵独有的凶悍之气,虽然欠缺训练,但对严毅十分信服,士气很高。
一番动员下来,已过去大半个时辰。
戌时,全军整队完毕,仿佛一只即将出笼的野兽,在岑明山南肃然而立。
雨点落在一顶顶箬笠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