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周公瑾 刘子扬乎?(2/6)
梅。待看清文书内容,当即勃然变色,青筋暴起的手指竟将手中梅枝生生折断,残红零落,洒了一地。
“竖子!先是擅改兵制,继而更易田亩,如今竟敢私设官制!此獠目无天子,藐视汉律,种种逆行,与谋反何异?”
“速传檄各郡县!此等乱臣贼子,天下忠义之士当共声讨之!”
许贡盛怒之下,又将他的刺史令搬了出来,也不管有没有用,先爽了再说。
随着刺史缴令快马传往江东各郡县,严毅的改制之举竟成了一场骂战的导火索。挺许派和挺严派逐渐浮出水面,形成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彼此隔空对骂,檄文往来如飞蝗。唇枪舌剑间,整个江东都乱成了一锅粥。
严、许两家的关系也迅速降至冰点,曾经的盟友情谊荡然无存。
许贡碍于严毅权势与复杂的局势,不敢去骂严毅,便修书一封,将满腔怨愤尽数倾泻于严白虎。
严白虎本已闲居在家养老,平白无故挨了一顿臭骂,气得差点吐血。
双方的骂战很快便升级为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进而引发江东各地的兵马频繁调动,其中以王朗的举动最为引人注目。
自钱塘之战后,舔舐伤口大半年的王景兴,眼看严毅愈发坐大,在许贡的撺掇下,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公然站出来与许贡联手打压严氏。
钱塘与乌程两地的压力骤然加大,催促严毅回师的书信如雪片般飞出。
十二月中旬,严毅将丹阳诸事处理完毕后,率军回返钱塘。
半年的征战,使他的势力范围从三城迅猛扩张到十七城,此次回师,颇有衣锦还乡之感。
腊月的寒风在永安官道上呼啸如刀,卷起细碎的雪粒抽打在士卒们的衣袍上,发出细密的沙沙声。
枪戟如林,在惨淡的冬日下泛着冷光。一万严军精锐排成四列纵队,如一条黑龙蜿蜒在银装素裹的官道。
严毅坐在一辆宽敞的马车内,手里拿着一卷简牍,看得聚精会神。
简牍内记录的是孙策近日的动向。
此次严毅回师钱塘,并未将孙策带上,而是令其统领一万二千军,镇守秣陵、句容一带。既是稳固丹阳疆域,也是在毗陵方向对许贡形成威胁与压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