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步练师的粉丝(2/6)
亦是温润有礼。
袁涣端坐榻上,如坐针毡。觉得自己仿佛是个多余的人,又或是个陪笑的女闾小娘,很是憋屈。
他却不知这是严毅有意为之,正是要借助他这位名士来彰显自己对周刘二人的重视与亲近。
次日上午巳时,大军进入钱塘地界,引来百姓夹道欢呼。
听闻严毅率军归来,越来越多的人从附近乡亭涌来,有的抱着香炉,有的抱着扫帚,还有的端着食盒,将盒内的酒水肉蔬分发给行军中的士卒。
袁涣三人或惊讶、或感慨、或凝重地看着这一幕。
“民以壶浆迎师者,非畏其威,乃怀其德也。”
“士卒不掳掠,市井不惊扰,故父老争献薪粟,童子亦知迎门。今观此军,号令严明,秋毫无犯,民乃以酒肉相馈,是知其非惧刀兵,而诚心悦服矣”
袁涣喃喃低语,感触良多。
去年孟秋时节,袁军攻伐九江而回,他在寿春见过类似的场景。
不过寿春百姓并非自愿,而是受袁术胁迫,不得不出来劳军。
袁涣还记得那天自己劝谏袁术的话:‘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今民未知义理,而强驱之,虽得小利,终必为害’。
袁术置之不理,反斥他败兴。
袁涣没有想到,自己期望中百姓箪食壶浆的场景,并未在淮南出现,反倒在对手治下出现了。
他的心中浮起深深的忧虑。
夫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策无遗矣。
严毅外纳贤士良将,内安黎庶。袁术却是沉溺在四世三公的美梦中不能自拔,骄奢淫逸,苛政虐民。长此以往,倘若将来两家再起兵戈,袁术恐亡于严毅之手。
袁涣暗暗下定决心,待回返寿春后,便要力谏袁术,以免其坠入深渊而不自知。
周瑜和刘晔站在他身旁,目不转睛地望着百姓迎接大军的盛况,脸上神色俱是震动非常。
袁涣观察他二人的神情,心中不禁思忖,如何才能将他们带回寿春。
此刻他已完全看出严毅将周刘二人召来钱塘的目的和企图。
袁术不重视周瑜和刘晔,他却深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