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人阻迁(4/6)
这时,为之一静的文人举子如脱缰野马,争先恐后扑上前来,众官兵赶忙驱赶:“下去下去,你们大胆!”
“刀不长眼!\"那亲卫本想震慑一番,岂料这帮文人却越发得寸进尺,一个个视死如归攀着正在行驶的马车而上,一口口喊着“陛下请留步\",势必要见一面里头的窝囊天子。
可任凭他们如何,也没能见着那位天子,苦苦哀求的百姓们,奋不顾身的文人举子们都只能被一个个身披甲胄的官兵拽下,留下一路狼藉。
年幼的未来天子心中不忍,悄悄看了眼身后,却又只能依偎在母亲怀里一语不发。
看着马车远去,望着成群结队的士兵护卫,心冷如冰的文人百姓们不再妄想,守城官兵们垂头丧气回来各司其职。
有的围在尸骨越见冰冷的司空先生身旁,有的抱着自己鲜血淋漓的同窗嚎啕不止。
百姓们也跪地痛哭,一时间,再兴城外,哭声震野。
秋风阵阵,伴着人们一声声撕心裂肺:“大景啊!”
“大景啊!”
此事过后,是多少文人心骨冷,满腔热血葬墨中。
又是多少景人叹家国,泪巾染血难见雪。
……
“司空先生去了……”
禀报的士兵头也不敢抬,匆匆退了出去。
和平阳沉默不语,许久后又泪如雨下,头靠在几案上,哽咽着唤了一声:“师父…”
……
——————————
借我几分钟。
网上广为流传的“三纲”原文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这段话很好听,听了身心舒畅,所以我也拿来用了。
网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这些原文出自,西汉董仲舒所作《春秋繁露》,东汉班固所作《白虎通义》,战国韩非的《韩非子》,但,没有原文。
因为这些全部都是假的,把整本书翻上百来遍都翻不到,虽然里面确实有君臣父子的一套规矩,但与上面大相径庭,没有什么不正则怎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