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良心难安(2/3)
“这…呃这……”孟秋不敢置信:“这太可怕了…这也太荒唐了,怎么能这么荒唐?”
孟大嫂问她:“那秋儿觉得哪里不对呢?”
“朋友不该因为妻子的话,就仗着秀才的信任乱写信,秀才不该仅凭朋友的一人之言,就深夜回家,更不该一怒之下杀了妻子和孩子。”
孟秋耷拉着脸:“娘,这个事情一点都不好笑。”
孟大嫂没有说话,她继续道:“胡说八道是不对的,仅凭一面之词就定罪也是不对的,娘,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我听了想哭……”
孟大嫂还是没有回答,二人继续走,她忽而恍然大悟,试探着问:“娘,我问你一个问题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
“我有一个朋友,做错了事情,如果你是她的娘。”她小心翼翼:“你会不会怪她?”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你爹教过的,你应该还记得,对吧?”那人回眸,低下头来,舒展了眉宇:“所以,知错能改,娘怎么会怪她呢?”
“嗯……”
孟秋又问:“可是,如果她犯的错事,需要用钱来弥补,怎么办?要补很多钱,可是她家没什么钱……”
“可是秋儿,人做了错事,就是会良心不安的。”孟大嫂意味深长:“如果人做了错事,都能心安理得,那人就是像人了,人和象人是有差别的,这是人最该自豪的点。”
“做错了的事,就该尽量改正,至于钱,可以再挣,但要是良心难安,这或许会是一辈子的事儿,你觉得呢?”
孟秋看着那双温柔眼眸,想起曾经某个学日里,有个家境贫寒的同窗丢了自家表哥赠的毛笔,找了半天仍旧未果。
“读书是学识,但学识不等于知理,但能知理一定知礼。”夫子在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说了这样一番话:“孩子们,我希望,你们成为有学识的人,但我更希望,你们是知礼明理的人,因为人只有知礼明理,才不会成为象人。”
那日之后,那同窗的毛笔竟回了原位,没人知道是谁拿回来的,后来那同窗还是想将笔放在原处,大伙儿劝他别放那儿了,他摇摇头,光明正大把笔放好,笑着说了句:“或许那个人只是想借去用用,却又不好意思呢,没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