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王(上):皇天受命于有德之人(3/4)
先共王也无法相比。”
“先懿王不顾国人,仓皇西狩犬丘时,豳公在宗周领导国人抵抗。”
“因此臣等认为,豳公当为天子!”畿内卿士们向穆王后拜道。
“穆后,这怎么行?礼制怎肯轻废!”
卫、鲁、晋、宋、邢等畿外诸侯站了出来。
“周公制礼,立嫡以长,这在东方连三岁小孩都知道。”
“此乃周德之本,也是天命所归!”卫伯向空中抱拳道。
鲁侯直接气冲冲地站了起来,愤怒地指向畿内诸公。
“豳公虽然有德,但太子也没有犯过什么错误,怎可远大宗亲小宗?”
“诸公冒天下之大不韪,弃太子而去,改立豳公。”
“天子受命于天,谁为天子,哪是诸公可以染指的!”
“当初大禹就以德受命于天,今日豳公受命,也可以是天命。”
井公面色有些不好看,他不再和诸侯们扯什么天命,而是回归现实。
“先懿王在时,戎狄已经兵临宗周,是豳公力挽狂澜,击退戎狄。”
“太子以冲龄继位,万一他守不住宗庙,到时候你们或许没事,文、武基业倒是全完了。”
“井公,犬戎哪有强到攻破宗周的地步,你多虑了!”晋侯说道。
“而且我们可以去宗周勤王!”
“呵呵,晋侯,你们远在天边,等你们赶到,宗周坟头草都有三丈高了!
“你们更想让天子去成周避祸,受你们节制吧。”虢公斥责道。
“诸公突破礼制,违背天命,才是更想节制天子吧。”邢侯反唇相讥。
卿士诸侯们吵成一团,互不相让,谁也不服谁。
实际上他们都是忠臣,没有奸臣。但也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因此穆王后及齐侯的态度至关重要,而他们也是在举棋不定中。
虽然他们偏向豳公,但这种事自文、武以来,毕竟没有过先例。哪怕是周公也只是代王行政,没有真正即天子位。
最后形成了诡谲的局面:豳公辟方为天子,太子燮为嗣君。
ps:孝王是共王子还是共王弟还有争议,这里按共王弟来处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