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武子三驾疲楚,国成子崭露头角(4/5)
“不如先和郑国讲和,楚人必定来攻。”
“到时候我们再把兵力分成三部分,轮流率领诸侯精锐与楚国交战。”
“如此一来,我军不会疲惫,而楚军则难以支撑。”
“此乃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乃上策也!”
智罃说服了中行偃,先于郑国讲和,果然楚国又伐郑,郑又双叒叕倒戈。
接下的一年,晋国三次伐郑,楚国果然疲于奔命。
加上楚王审母亲去世了,楚王审忙着给母亲办丧事了,对于郑国的事更加力不从心了。
“你晋国真是人才济济啊!”楚庄王也没想到晋国会来这一招。
“在晋侯周的掌舵下,弥合了这些人的内部矛盾,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审儿不敌,也是人之常情。”楚庄王也是彻底服气了。
“哈哈,看来最后的中原霸主,还是我晋国啊哈哈!”晋景公笑道。
天子泄心十年,由于郑国长年被晋楚胖揍,郑国内部愈发混乱。
与子驷有私仇的大夫趁乱杀了子驷,子产之父子国作为子驷的坚定支持者也被杀,年幼的郑伯嘉被劫持。
子产听说父亲被杀,完全没有年少之人该有的慌乱,立马抄起私兵。
在穆族其他成员的支持下,收拾了父亲的尸体,平定了叛乱,救出了郑公嘉。
穆族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子驷能那么轻易的被杀。
也是因为有一半的穆族成员不支持他朝晋暮楚的政策。
经过短暂的兼并,最后剩下了穆族七卿执掌郑国朝政。
在楚国放弃伐郑后,郑国彻底倒向晋国,两国于萧鱼会盟。
“唉,这年头,神童真是越来越多了。”齐桓公感叹道。
“先是这晋国的晋周,现在又是这郑国的子产。“
”这些人在离行冠礼还远着的年纪,居然就已经这么牛批了。”
“真不知道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可怜的楚君审,同样是年少即位,却没有晋周那样天才般的智慧。“
”和他的曾祖父一样,当了一辈子的背景板。”
“谁说不是呢?”楚成王这次难得没有怼这位老对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