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十四弟:国有诤臣,不亡其国(3/6)
。
一问一答,黎维宁好说歹说,愣是没得到半句有用的后续,表情不禁有些讪讪。
可他似是真的爱极了这个故事,在遭到如此回拒下,依旧不肯罢休,转而对着邵靖道:“邵推官,可否容小王在书院暂住?”
邵靖一怔,断然摇头:“万万不可!使节团岂能居于县学?见了人,黎正使就随本官回府衙吧!”
“呵!在府衙内也不见得安生……”
冷笑的声音从黎维宁身后传出,众学子侧目,发现说话之人身材魁梧,面孔方正,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似是这位安南王子的护卫,但对于府衙大为不满,顿时起了好奇之心。
“不可无礼!”
黎维宁侧头,责备了一句,转向邵靖,又温和地道:“顾府尊临行前,曾嘱咐我等在此安心住下,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方宾客,一入贵境,皆当以常供相待,不至有所匮乏,务使其宾至如归。’然而,纵使款待得再周到,若无法北上,小王仍觉度日如年,如今在州衙苦等,心中焦灼难耐,还望邵推官体谅,成全小王之愿!”
“这……”
邵靖皱起眉头,但看着堂内的学子竖起耳朵,意识到这里不是争论的地方,沉声道:“请移步。”
说罢,转身率先朝外走去。
“小王告辞!”
黎维宁作揖,与众学子告别,温文尔雅的姿态赢得了不少好感。
众人齐齐送出,唯独海玥象征性地走了几步,就掉头坐了回去。
不待他埋首于案上的书卷,弟弟海瑞的低语从身后传来:“安南人出使大明,不该远航过海,至我琼山吧?”
海玥头也不回,声音清晰地传了过去:“走海路,不仅是舍近求远,更要冒生命风险,安南此行必不寻常,再结合府衙的为难之色,或是内生动荡,遣使求援,地方州县不敢贸然答应,互相推诿着呢!”
安南即越南,在海南岛的正西边,后世从海南三亚飞到越南芽庄,起落只需一个小时出头。
但这个年代,两地间隔大海,往来远没有越南和广西接壤的边境方便频繁,消息并不互通。
不过海玥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中国、日本、越南古代各有一段南北朝对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