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盖亚”中的永生?意识上传初步实验!(1/3)
关于 ai 辅助心理映射和记忆备份技术(“普罗米修斯”计划)的伦理争议,还在全球范围内激烈进行。
大部分人都同意,将这项技术用于治疗神经疾病、保存知识是可接受的。但对于其最终可能导向的“意识上传”和“数字永生”,则充满了疑虑和恐惧。
然而,技术的脚步,有时并不会因为伦理的争论而完全停止。尤其当面临一些特殊的、似乎“合乎情理”的应用场景时。
阿尔弗雷德·霍金斯,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也是最早参与“宇宙信号联合解读计划”的核心成员。可惜,他身患一种罕见的、快速恶化的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霍金斯教授主动向未来探索集团(feg)和全球 ai 伦理与安全委员会(gaiesc)提出了一个请求——他自愿成为第一个,尝试将意识上传到“盖亚”虚拟世界的人类志愿者。
“我的身体即将朽烂,但我的思想,我对宇宙的探索,还不愿停止。” 在一次视频会议中,躺在病床上的霍金斯教授,用微弱但坚定的声音说道,“如果我的意识,能够以另一种形式,在‘盖亚’中继续存在,继续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一份力量,我将死而无憾。”
“我清楚其中的风险,也理解伦理的争议。” 他补充道,“但我相信林风先生,相信 feg 的技术,也相信 gaiesc 的监管。我愿意,为人类探索意识的边界,迈出这第一步。”
霍金斯教授的请求,无疑将一个极其敏感的皮球,踢给了林风和 gaiesc。
拒绝一位垂死的、伟大的科学家最后的愿望?似乎过于不近人情。
但批准进行人类首次意识上传实验?这又无异于打开了那个可能释放出魔鬼的潘多拉魔盒!
经过 gaiesc 内部长时间的、激烈的闭门讨论,以及林风对 feg 相关技术安全性的再三评估和保证(强调这只是实验性的“映射”而非“复制”,且数字意识将被严格限制在特定虚拟区域内,并有最高级别的 ai 监管和“一键删除”机制),最终,一个极其审慎的、附带了无数限制条件的实验方案,被艰难地批准了。
实验,在 fe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