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生死有缘(1/13)
在 1969 年那个春夏交替之际,我家的房子仍处于未完工状态,而古家此时也正在原址上进行着所谓的“扳倒扶起”工程。他们原本的房屋规模和我们一样,只有区区三间,如今依旧保持不变。
那个时期,木材资源极度匮乏,其稀缺程度简直超乎想象。如果没有木材票,哪怕只是想要购买一根小小的木料都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令人无奈的是,国家并不会向普通社员发放这种宝贵的木材票。因此,对于那些渴望建造自己温馨家园的社员们来说,盖房子这件事真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当轮到我家砍伐房架子的时候,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除了从老旧房子上拆卸下来的部分可用材料之外,其余所需的一切几乎全靠东拼西凑而来。尤其是因为我们计划扩建两间屋子,所以急需额外增添两根巨大的柁梁。其中一根柁梁是通过拼接其他零碎木料勉强凑合而成的;至于另一根,则是临时在二小队——也就是下甸子屯费尽周折才买到的。那是一根粗壮且修长的红松圆木,当双方讨价还价之时,我恰好也在场。卖家狮子大开口,竟然开出了四十八元的高价,并喋喋不休地夸赞起这根木料有多么珍稀、多么难得。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的心中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堆木料给人的第一印象——真的很不错!那些木料表面光滑得如同镜子一般,笔直得像是用尺子画出来的线条,而且颜色鲜艳夺目,红彤彤、亮晶晶的,简直让人爱不释手。谁能想到这样出色的木料,最后的成交价竟然只有区区四十八元呢?当我们满心欢喜地把这些木料拉回家后,请来了木匠师傅准备大展身手一番。然而就在木匠开始操作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他惊讶地发现其中一些木料内部居然存在着空心的部分!这个发现让大家都不禁摇头叹息起来,纷纷议论道这价格实在是不值得啊。
面对这种情况,母亲忍不住嗔怪起父亲来,埋怨他在购买木料的时候不懂得好好讲价,才导致花了冤枉钱买到了不太满意的货物。不过话虽如此,毕竟大部分主要的用料总算是勉强拼凑完成了,只是剩下屋子里用于装潢所需的材料却无论如何都没能购置齐全。
由于缺少关键的材料,东西两个里屋之间的过堂门连门框都没有,显得有些空荡荡和不协调。日子一天天过去,母亲看着这半吊子工程心里很不是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