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鬼不分家(1/13)
“大苹果香又香,我家住在黑龙江,黑龙江插红旗,万岁万岁毛主席!”
母亲对毛主席的情感无比深厚,在她心中,自己如今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全都得益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卓越贡献。正因如此,当 1976 年那令人悲痛欲绝的消息——毛主席逝世的噩耗通过收音机缓缓播出时,正在家中扫地的母亲瞬间愣住了,手中的扫帚也不自觉地滑落。紧接着,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从她的眼眶中奔涌而出,顺着脸颊不断流淌。
当时,我们正好走进屋里,看到母亲泪流满面的样子都感到十分惊讶。还没等我们开口询问,母亲便用略带哽咽的声音向我们解释道:“孩子们啊,你们不知道毛主席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他,哪能有我们现在这样安稳、幸福的日子呢?”听到母亲这番真情流露的话语,我们的内心也被深深触动。
而与此同时,在远处的土肥场上,那个曾经的劳改犯老谭正与其他工友们一起劳作着。只见他腰着一台老旧的收音机,趁着休息的间隙打开收听广播。当播音员沉重的声音响起时,老谭仅仅听了个开头,心里便已经清楚接下来要播报的正是关于毛主席的重大消息。刹那间,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惊呼:“哎呀呀……”
母亲是个极其勤劳的妇女,仿佛永远不知疲倦一般。每年还未入冬,她便会提前开始忙碌起来,精心地为我们一家人准备厚薄两款棉衣,以及夹鞋和棉鞋。正因如此,一整年里几乎很难看到她有闲下来的时候。
制作这些衣物鞋子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母亲都会悉心地去准备齐全。其中,“打葛布”这项工作通常安排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那也是专属于妇女们的活计。
记得那时,母亲总是先取出一些白面,细致地调配成粘稠适度的浆糊。接着,她会把那些零碎的布头一片片整齐地铺展在桌面上,再小心翼翼地涂抹上刚刚调制好的浆糊,让布头与桌面紧密贴合在一起。就这样一层又一层地堆叠、粘贴,直到达到理想中的厚度为止。
完成这一步骤后,母亲会轻轻地将其搬到室外通风良好且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日晒,当整块布料彻底干燥时,就能听到清脆的声响。此时,母亲再熟练地将其从桌上轻轻揭下。这样一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