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流言与姜陵的反击(2/3)
躁并不少。
周舟能做的也只有按照主编的吩咐,一一安排好。剩下的还是要看姜陵的。只不过主编恐怕不会想到姜陵身陷此境,仍想着反击吧?
和姜陵见面时,姜陵承诺会在十一月前一次性写完青云路的上半部。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就将上半部的发行赶在《秦公案》发行的时候。
《秦公案》是长亭倾注多年心血之作,据说早已完稿,十月二十日在报纸上连载只不过是预热,《秦公案》的上半部分极有可能在十一月的上旬或或者中旬铺满鄞县的所有书店。
姜陵也不是没有脾气的,现在已经可以确定新月社是添柴加薪之人,她理应报复回来。
君子报仇,十年太晚,姜陵只争朝夕,就定在下个月,以文章对文章,堂堂正正地对决,看看到底是姜是老的辣,还是长江后浪拍前浪。
周舟觉得姜陵的行为过于激进冒险了,提出了反对,本来姜陵选择的路就已经够不好走的了,现在还要给自己增添难度。跟姜陵最大仇怨的竟是她自己?
姜陵言辞坚决地驳回了周舟的反对意见。此仇隔夜如隔年,不报她的念头都不通达。
当初离开东柳,卖田的时候,她就没让姜家的一亩田落到奚落姜家的人家。人生在世,念头通达,活得也没滋没味。这也是姜陵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更加熟悉的轻松模式,反而举家搬到鄞县的原因之一。她就想做姜陵。
最终周舟也只是说了一句:“我就一个小小编辑,上面听主编的,下面顺从作者的,你一向有主意,若你执意如此,那便放手一搏,不过,文稿质量不行,在我这里可过不了关。”
周舟尊重了姜陵的选择。其实在这对编辑和作者的组合中,姜陵是更加刚直的,周舟更像是水,作为年长者包容着姜陵的棱角。
姜陵的回复只有两个字:“当然!”
姜陵言语之中充满了自信,她可是有着数不清的前辈,白天写文,晚上改文,大纲也是早就坐好的,钢笔在手,不就是肝嘛,她可以!
只不过在周舟走后,姜陵爱惜地摸了摸自己的一头秀发。一熬夜就掉头发,这毛病怎么从前世跟到了今生呢?
姜陵很顺利地要到了纸张,买回来的钢笔和墨水也被小瓶送了进来。可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