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智启新境·虚实交融(1/2)
2023年3月26日清晨,清北校园的主干道上,十几台奔驰卡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入。车身上印着醒目的星宁集团标志,量子防护罩在车身表面泛着幽蓝的光晕,引得路过的学生纷纷驻足围观。\"听说这批设备价值上百亿!\"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沈知意学姐又给咱们送"大礼"了!\"
随着货箱缓缓升起,装载的量子设备与科研模型展露真容。量子计算机主机如同巨大的水晶柱,内部数据流如星河般流转;纳米级3d打印机能以原子精度构建模型;最引人注目的是数十台全息虚拟现实舱,舱体表面的触控屏闪烁着神秘符文。\"这些设备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校长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宣布,\"即日起,全校所有实验室、教室全面升级!\"
在量子物理实验室,博士生林远抚摸着全新的量子对撞机模型,呼吸变得急促。这个模型通过量子纠缠技术,能实时模拟宇宙大爆炸的场景。\"以前只能通过数据计算,现在可以直观观察粒子运动!\"他激动地对同学说。智能教学系统立即捕捉到他的兴奋情绪,投影出相关的前沿论文与实验数据。
而在人文学院,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进行。戴着虚拟现实头盔的学生们,此刻置身于盛唐长安的朱雀大街。\"这位兄台,不知当今文坛谁的诗作最妙?\"学生小王向\"李白\"发问。通过星宁研发的ai历史模拟系统,\"李白\"不仅能对答如流,还会现场赋诗一首。更神奇的是,学生们的提问与见解会被系统记录,自动生成学术报告。
\"同学们请看。\"历史系教授轻点桌面,教室的全息投影瞬间切换成敦煌莫高窟的3d模型。\"现在,我们可以精确到每个壁画的颜料成分分析。\"他话音未落,机械臂已从模型中提取出虚拟样本,量子显微镜的分析结果同步显示在屏幕上。学生们不再需要翻阅厚重的典籍,所有历史资料都以沉浸式的方式呈现。
在乡村振兴实践课上,学生们佩戴着智能眼镜,通过卫星量子通讯,\"亲临\"千里之外的乡镇。他们看到贵州山区的梯田如何通过星宁的智能灌溉系统增产,云南的茶农怎样利用区块链技术对接市场。\"这比实地考察还清晰!\"农业系学生惊叹道。智能系统还能根据现场数据,实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