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空天物流·生态革新(1/2)
2023年5月26日,杭城的天际线被星宁物流园区的量子塔刺破云层。三座巨型园区呈三角之势分布在城市边缘,无人机起降坪如蜂巢般排列,直升机旋翼搅动气流的轰鸣声与量子引擎的嗡鸣交织成独特的科技交响。园区入口处的全息屏循环播放着招聘信息:无人机操作员月薪3 - 4万,外卖站长6万起,零基础培训包就业,数据对比图格外醒目——传统物流从业者收入的三倍赫然在目。
\"这哪是送快递,分明是开飞船!\"新入职的外卖员陈阳戴着智能头盔,盯着面前的量子操控台惊叹。他的操作台连接着三架无人机、一辆无人配送车和一架微型直升机,ar界面实时显示着杭城3d交通地图,智能算法已自动规划出最优配送路径。三十分钟前,他还在为能否驾驭这些高科技设备担忧,此刻却看着机械臂自动将外卖装载进无人机货舱,全程无需手动操作。
在星宁物流的智能调度中心,沈知意的全息投影悬浮在数据海洋中央。\"启动"空天矩阵"系统。\"她话音刚落,园区上空的无人机群立即变换阵型,形成流动的银色光带。量子雷达扫描着整个杭城,实时监控着2000多架无人机、500辆无人车和30架直升机的运行状态。屏幕上,订单数据如瀑布般倾泻,智能系统根据距离、重量、时效要求,毫秒级分配最合适的运输工具。
\"沈总,传统物流企业"通达速运"请求合作。\"助理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全息屏切换成视频会议界面,通达速运的ceo擦着额头的汗:\"我们愿意出让49股权,只求接入星宁的智能物流系统\"沈知意微笑着轻点桌面,一份合同模板立即推送到对方终端:\"我可以提供技术、设备和800万低息贷款,但有三个条件——所有车辆更换星宁的量子驱动,员工接受统一培训,数据接入星宁云平台。\"
这场合作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三天后,杭城街头出现了奇特的景象:贴着通达速运标志的货车,却安装着星宁集团的智能导航与自动驾驶系统;原本只能人工分拣的快递站,在量子机械臂的运作下,包裹处理效率提升十倍。\"以前一天分拣2000件累到腰断,现在机械臂一小时搞定!\"老员工王师傅兴奋地展示着新设备,他的工资也随着效率提升翻了一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