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水脉博弈·世纪盟约(2/2)
在动工,星宁的模块化海水淡化工厂能在90天内建成,每天生产200万吨饮用水——这相当于a国目前需求量的三倍。\"
谈判持续到凌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星宁集团将在a国西海岸建立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基地,同时输出智能水务管理系统。作为交换,a国不仅解除了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禁令,还开放了其引以为傲的生物农业实验室。
消息传出,全球资本市场震动。淡水期货价格暴跌40,而星宁的股票开盘即涨停。更具戏剧性的是,原本剑拔弩张的中美科技谈判,因这场合作出现转机。在日内瓦的国际水资源峰会上,沈知意的全息投影出现在会场中央:\"海洋是地球的生命之源,而科技,应该让这份馈赠属于全人类。\"她身后的3d地球模型上,星宁的海水淡化厂如蓝色明珠般点亮海岸线。
在a国亚利桑那州,第一座星宁海水淡化厂破土动工。智能建造机器人在沙漠中有序作业,量子管道以每天50公里的速度向内陆延伸。当地居民玛丽亚看着施工现场的全息展板,眼中含泪:\"我女儿再也不用为喝一口水哭整夜了。\"而在华尔街,某对冲基金经理盯着新闻咬牙切齿:\"沈知意这招太狠了,用淡水撬开了科技封锁的缺口!\"
夜幕再次降临,沈知意站在伍号别墅的露台上,俯瞰着京城的万家灯火。手机震动,传来曹源的消息:超导体研究又有新突破。她嘴角上扬,对着空气下达指令:\"启动"蓝星计划",下一站,让海水淡化技术覆盖非洲。\"远处,星宁大厦的量子灯塔划破夜空,仿佛在为这场关乎人类生存的科技远征指引方向。而那些曾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力,此刻终于明白:在绝对的技术实力面前,所有的封锁与制裁,都不过是螳臂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