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科技普惠·万家灯火(1/2)
2023年1月22日,深冬的寒风依旧凛冽,却挡不住各地市民奔向星宁集团售楼处的脚步。在杭州某新落成的公寓住宅区前,巨大的全息屏幕循环播放着震撼画面:楼体表面的光伏板随阳光角度自动调节,无土栽培舱内的蔬菜瓜果快速生长,智能机器人有条不紊地维护着整个社区的运转。
\"张姐,这房子真能发电?\"排队的李阿姨拽着闺蜜的手,眼里满是怀疑。售楼员小王微笑着递上平板电脑,实时数据在屏幕上跳动:\"您看,这套80平的公寓,每月发电收益保底1万,多出来的电量还能卖给电网。\"他调出建筑结构图,\"纳米自修复材料会自动修补墙面裂缝、管道渗漏,几十年都不需要额外维修。\"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迅速传开。社交媒体上,能发电的房子话题阅读量短短半天突破50亿,网友们晒出对比图:传统住宅每月交电费,而星宁的公寓不仅用电免费,还能赚钱。某程序员在论坛分享:\"算了笔账,买这套房相当于投资了一个小型发电站,几十年下来收益比理财产品还高!\"
在上海,一位老城区的居民咬咬牙挂出了自家老房子。\"虽然地段好,但光是每年的修缮费就要好几万。\"他在短视频里无奈地摊手,\"现在好了,星宁的房子不仅便宜,还能当摇钱树。\"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售楼处,二手房市场掀起抛售潮,传统房产价格应声下跌。
沈知意站在星宁集团的战略会议室,看着各地传来的销售数据,嘴角微微上扬。\"这只是开始。\"她对着高管们说道,指尖划过空气,全息投影切换成全球布局图,\"我们要让科技住宅覆盖每一座城市,每一个角落。\"她调出成本分析报告,\"通过规模化生产,我们已经将建造成本压缩了40,未来还会更低。\"
在星宁的智能工厂里,量子级3d打印机正以惊人的速度建造房屋模块。这些采用纳米复合材料的模块,不仅坚固耐用,还集成了光伏、储能、无土栽培等功能。运输机器人将模块装载到磁悬浮列车上,48小时内就能运抵全国各地的施工现场。
随着第一批居民入住,全新的生活方式开始普及。在成都的公寓社区,张大爷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共无土栽培区采摘新鲜蔬菜,智能系统会根据他的健康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