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产业引擎·财富新篇(1/2)
2023年2月26日清晨,中原郑州的天空飘着细雪,寒气凛冽。但在郑东新区的政务大楼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市长张伟强坐在办公桌前,小心翼翼地打开星达笔记本电脑顶配版。随着量子芯片启动,屏幕亮起的瞬间,整间办公室的智能设备自动联网,窗帘缓缓拉开,阳光透过量子玻璃洒在他兴奋的脸上。
“张市长,这是星达信息科技子分公司的最新数据。”秘书快步走进来,将全息投影遥控器递给他。张伟强轻轻按下按钮,一个立体的产业模型悬浮在空中——新兴产业园区内,数十栋智能厂房鳞次栉比,量子级的生产线闪烁着蓝光;下游产业链园区代工厂的机械臂有节奏地舞动,无人驾驶运输车在园区内穿梭不息。
“太震撼了!”张伟强凑近细看,数据面板上的数字让他心跳加速:星达代工厂的年纳税额高达两三百亿,是富士康的三倍之多!更令人惊喜的是,员工的基础工资标注为元,还不包括各种奖金和福利。“按照这个速度,郑州的经济总量今年就能再上一个台阶!”他激动地对秘书说道。
此时,窗外传来阵阵轰鸣声。张伟强走到窗边,只见远处的星达新兴产业园区,上百台量子建筑机器人正在搭建新的厂房。这些机器人配备了纳米焊接技术,能在严寒天气下保持高效作业。园区内的光伏板阵列在白雪的映衬下泛着银蓝光芒,储能电站的巨型电池组正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
在星达信息科技子分公司的厂区内,工程师李阳正带着团队调试新研发的智能设备。“自从用了星达的量子服务器,我们的运算速度提升了百倍!”他指着屏幕上飞速跳动的数据对同事说。厂区的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着每一个生产环节,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厂,全流程实现了无人化操作。
而在下游产业链园区,一家精密零件代工厂的负责人王磊正忙着接待客户。“我们现在生产的芯片封装零件,精度达到了纳米级。”他骄傲地展示着产品,“这都得益于星达提供的技术支持和订单资源。”园区内,类似的代工厂有上百家,它们共同构成了庞大的产业生态链。
张伟强回到办公室,打开股票交易软件。作为资深股民,他凭借对星达集团的深入了解,提前布局了相关产业链股票。看着账户里23亿的收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