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个可怕的猜测,莫名冒出(2/4)
这几年朝廷也拿着头疼的弊端。
次日,
皇极殿上,气氛庄严肃穆,新晋举人们分列两侧,一个个神情紧张,如临大敌,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考题下发,举人们提笔蘸墨,开始奋笔疾书。
李泰选拔的那些“酷吏”们,果然不负众望,下笔如刀,快刀斩乱麻,将多年的积案一一剖析、论定。果然都是一群刀笔吏。
另一边,李贞选拔的那些“诗人”们,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负责阅卷的官员们,看着一份份答卷,表情却是越来越凝重。
而李然的两个门生,吴镇和赵无忌,则是对答如流,很快写完了策论。
当晚,
文华殿上,阅卷官员们一片震惊——
吴镇和赵无忌竟然真的是大才!
多年的政务难题,在他们手中,竟然条分缕析,一一迎刃而解!
“大才,大才啊!”
“本官为官多年,头一次见到年轻人有这般见识的!”
“是啊!这诡寄瞒税,困扰朝廷多年,没想到赵无忌竟然有如此妙策?”
“不止!吴镇的冲沙发,足以根楚河治水患啊!”
“啧啧!”
“了不起,了不起啊!”
“……”
几个年老的官员虽然觉得吴镇和赵无忌还颇有年轻气盛之态,但考虑到两人才二十几岁,难免有些毛病,但毫无疑问,跟那些酷吏、诗人相比,此二人绝对是国之栋梁了!
……
次日,皇极殿上,朝会大开。
皇帝李庆让大臣们看完了策论,就迫不及待地朗声说:
“四皇子李然所选之吴镇、赵无忌二人,才学之高,实在出乎朕之预料啊……可见,国家抡才,不在乎条条框框!”
“朕锐意改革科举,为的乃是为国家选拔真材实料!科举改革,就该如此啊……”
这时,
陆德言、杨忠看了吴镇的《治河策》和赵无忌之《税赋论》,虽然只有寥寥两千言,却说透了症结,也拿出了良策,实在高出大多数官员的水准。
两人一听皇上如此说话,立即上前一拜,齐声说:
“皇上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